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实践意义1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实践意义1分析

意 识 的 起 源 人为万物之灵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也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荀子·王制 ??? 人类起源于新第三纪中新世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过腊玛古猿(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和南方古猿(中、晚上新世)两个过渡阶段的演化,终于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出现了真正的人类,从而有了人类及其文化、社会形态。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要丰富和发展人的意识,提高人的反映外界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加强社会交往联系,特别是投身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才能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丰富和发展的决定性契机,是意识水平、思维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 * * 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崔新萍 意 识 观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H2 H2O CH4 H2S HCN 无机小分子物质 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 有机小分子物质 宇宙射线 紫外线 闪电 生成 原始蛋白质 核酸分子 有机高分子物质 长期积累 缩合 聚合 形成 多分子体系 浓缩 凝聚 组成 原始生命 演变 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 有原始界膜 原始物质交换 原始新陈代谢 繁殖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思考: 自然界的长期发展是不是意识产生的唯一途径? 思考: 意识的产生还需要什么条件? 意识的起源: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 类 进 化 图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产生了语言,进 而使猿脑转化为人脑 “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在共同的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和交流意图,语言逐渐发生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人们可以脱离实际事物而使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猿脑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进化为人脑。    劳动使人的思维机能得以形成和完善,使意识的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从上述内容我们来进一步讨论一下恩格斯的这段话:   “人是人的产物,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通过学习意识起源的观点,谈谈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  3、意识起源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意识起源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即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特别是揭示了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活动对意识的产生、作用和检验的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望梅止渴 前面有梅林,到那里吃梅子。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 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齐白石是画虾的高手,但他从来不画龙。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 *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