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聚氧化乙烯[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氧化乙烯[精选]

聚氧化乙烯 材料科学与工程 聚氧化乙烯 1.聚氧化乙烯的概述 2.聚氧化乙烯的制备方法 3.聚氧化乙烯的性质 4.聚氧化乙烯的应用和展望 聚氧化乙烯的概述 聚氧化乙烯树脂是环氧乙烷经多相催化开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量均聚物,它是一种白色的易流动的水溶性和热塑性树脂。 结构式: 聚氧化乙烯通常根据分子量的不同而区分为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分子量2万以下为聚乙二醇,通常通过氧烷基化反应制得。分子量10万以上的称为聚氧化乙烯。 国外的研究和生产情况 1933年,Staudinger和Lonmann,采用钙、锶、锌等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制得分子量10万以上的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 1958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采用碳酸锶等高活性催化剂,制得分子量100万以上的高聚物。 1961年,日本明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成功制得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 1966年,日本制铁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始工业生产聚氧化乙烯,以“PEO”商品名销售。 90年代以前,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生产技术,被美国、 日本的这三家公司垄断。 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情况 20世纪70年代,无锡化工研究所开始研究聚氧化乙烯。 1976年,浙江大学化工系研制出三乙基铝—乙酰丙酮—水 系催化剂。 1984年,上海化工研究院有机室开始聚氧化乙烯的研究。 1993年,上海化工研究院聚氧化乙烯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 功,国产的聚氧化乙烯树脂开始面市。 之后,广州化工研究所等单位也开展了聚氧化乙烯的研究 工作 聚氧化乙烯的制备方法 环氧乙烷的聚合方法 实验室的制备方法 气体鼓泡聚合和在耐压瓶内的静置聚合,都必须保证系统内 无氧无水 气体鼓泡聚合 首先将聚合溶剂和催化剂加入鼓泡聚合反应器内,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边搅拌,边鼓泡通入气体环氧乙烷。聚合反应的温度随环氧乙烷的通入升高,聚合温度可根据要求控制。通入环氧乙烷后,便逐渐生成白色聚氧化乙烯固体颗粒,且越来越多,搅拌也越来越困难。最后停止通入环氧乙烷,将聚合物与溶剂分离,聚合物经干燥后成为易流动的白色粒状和粉末。 静置聚合 将聚合溶剂和催化剂加入干燥的无氧无水的耐压瓶内,再加入定量的液体环氧乙烷,密封好。充分摇混后静置于一定温度下的恒温水浴中。加入环氧乙烯后,便逐渐生成白色聚合物。催化剂活性越高,聚合时间越长,生成的聚合物就越多。达到规定的聚合时间后,拆开耐压瓶,将聚合物和溶剂分离,干燥聚合物,得到小块状和粒状的聚氧化乙烯。 工业上的制备装置 聚氧化乙烯属于溶液淤浆聚合(或称沉淀聚合),即环氧乙烷溶于聚合溶剂,生成的聚氧化乙烯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大体为以下六个过程: 原料和溶剂的精制; 催化剂的制备; 聚合反应; 固体聚合物与聚合溶液的分离; 聚合物的干燥及后处理; 聚合物溶剂的回收; 聚氧化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聚氧化乙烯是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的线型有规则的螺旋结构。其最显著的特性是兼有热可塑性和水溶性及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有下列一些特性。 (1)完全溶于水,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其溶液在低浓度下具有很高的粘性。 (2)具有柔软性、高强度的热可塑性树脂。可以用压延、挤压、铸塑等方式进行加工。 (3)耐细菌侵蚀,不会腐败,在大气中的吸湿性通常不大。 (4)超高分子的聚合物具有絮凝作用。 (5)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好。 (6)良好的的液体减阻剂。 (7)与各种极性化合物形成缔结。 (8)低毒性 2.化学性质和生物毒性 缔合络合物 聚氧化乙烯可以和很多物质形成络合物,因为其醚-氧未共用电子对聚合物有很强氢键结合力,所以它能与各种单体、聚合物电子受体产生缔合反应。 水凝胶 聚氧化乙烯通过用γ-射线或通过乙烯基单体和过氧化物引发剂进行化学交联,可以从线型分子变为交联的水凝胶。改性后基本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其网状结构呈现出高的水容量和吸收及释放其它溶剂的典型水凝胶性质。 氧化 环氧乙烷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无论在贮存、加工还是溶液中,对氧化降解都是敏感的。添加5%~10%(质量)的无水异丙醇、乙醇、乙二醇和丙二醇可以使水溶液稳定,溶液浓度10-5%~10-2%(质量)的二价锰离子也是有效的稳定剂。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