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移结合”筑富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移结合”筑富路.doc

“产移结合”筑富路   田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35个县区之一,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贫困人口7.5万人。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关怀田阳扶贫生态移民工作,要求田阳克服困难,抢抓机遇,打造成扶贫开发示范,作全区表率,每年至少迁移5000人以上的贫困群众。2014年,田阳县被列为全区4个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示范县之一,当年完成项目8个,移出1700多户近8000人。山里的群众搬出来后如何留得住,怎么谋发展?   下山进城,实现“一迁移三转变”   周末的田阳田州古城游人如织。傍晚,各烧烤店挤满了客人,在一家烧烤店里,服务员小陈来回穿梭,满面含笑,人们不住夸赞起来。“我们的服务员能吃苦,态度好,招人喜欢得很。”店老板介绍说。   “老家地少,往年都去广东打工。县城建了老乡家园,我们就回来了。”小陈说,她现在每月能挣2000多元,老公有3000多元。“希望老乡家园尽快建成,我们就能真正安定下来了。”小陈对未来充满期待。   据了解,在田州古城,像小陈一样移民出来打工的有近千人,而整个古城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吸纳8000人就业。   “老乡家园”是田阳县依托城东农民工创业园区和古鼎香物流中心打造的劳动密集型安置小区,区位优势突出,周边产业密集,用工企业众多,产业发展潜力大。项目区除了建设约300亩的扶贫生态移民居住区外,还将充分利用扶贫生态土地政策,落实安置区周边约1000亩的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用地,引导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为生态移民提供大量的用工岗位,切实解决搬迁的生产生活问题。   项目总体规划安置扶贫生态移民2万名。一期工程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占地约9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5亿元,主要建筑7层步梯楼与12层电梯楼,户型面积约75平方米,计划新建住房1122套,安置扶贫生态移民约5000人。除建设安置住宅楼外,将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依照现代化小区模式对安置点进行综合建设,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逐步实现搬迁群众“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截至2015年2月13日,全县已有3054户共计127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09户5326人)报名入园。   “我们严格按照‘产移结合’的思路,一手抓移民,一手抓产业,能接纳多少再决定移出多少。群众到县城能够实现‘一迁移三转变’,即向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城镇新型农民转变。”田阳县委书记钟恒钦说。   全力推进生态移民,离不开田阳发展迅猛的工业。“我们工业产值做到了148亿元,本身就需要大量产业工人,‘十三五’末预计将超过500亿元,仅田阳的移民远远不能满足。”田阳县委领导对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信心十足。   在田阳县城周边,义乌国际商贸物流城、田阳农贸批发市场、古鼎香物流园等项目都在推进中,建成后可吸纳近3万人。   “我们给生态移民定下‘一年移民,二年脱贫,三年致富’目标,按照‘产移结合’路子,收入很快就可以翻番。”田阳县政协主席、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韦胜说。   下山入谷,整合资源呈聚变效应   那满镇露美村宝市屯是田阳县分散安置的搬迁屯,村民都是从大山深处搬迁而来。   “我们搬下山后,到合作社打工,工资不少,山地退耕还林有补贴,流转平地给公司有租金。现在收入高了,生活也比以前好多啦!”村委会主任周有强感慨道。   2011年起,田阳县决定:将大山里的叫昆、弄江屯还没搬迁出来的群众全部易地搬迁到宝市屯,建设生态移民新村。   “我们这种条件,一步到位进城不现实,就近集中到安置点最为合适。”周有强跟农户达成了共识。   可是山下无田、无林、无业,一些老人担心:住着好房子,吃饭靠什么?大家的担忧,其实也是田阳县领导班子的心头大事。   “谋划生态移民,我们准备了多年。如今,我们河谷地区以芒果、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已经很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力完成种植、采摘和分拣等工作,每年务工期可以达到8~10个月,每月收入2000~3000元不等,可以保证就业问题。”那满镇书记黄振文介绍,村民移出来后,镇里鼓励大户流转他们原来的土地种植红心蜜柚、苏木等,让群众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增收。   山里的人聚集到各个安置点,县里千方百计给群众找更多的门路帮助其扎根发展。露美片区已引进11家企业,合作社流转8400多亩土地进行特色果蔬种植。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0元,比上年增加了1948元。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安置点:广新家园、那满镇安置点、田州镇老乡家园、玉凤镇城南新区等。工地上,人们捋袖挥汗、绽露笑颜,忙得热火朝天,而每个安置点,配套的产业体系振奋人心,聚变效应激发移民搬迁户的创富激情,让这片希望的田野更显朝气。   共享工程,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