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doc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摘 要:闽南文化在福建文化界有着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现状分析,寻找闽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联系,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文化,从而推动语文教学进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最后,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文化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闽南文化;渗透;古汉语;闽南建筑;人文精神
一、现状分析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既蕴涵着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闽南乡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在古汉语知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都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花灯”“茱萸”“龙舟”等来表情达意的。
(2)文化引进挤占了传统文化。王森然在世纪20年代就说过:国文,非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但就现状看来,我们却过于注重甚至依赖外部探讨,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内部挖掘,更有甚者,出现了移植或者嫁接。叶运生在《素质教育在中国》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文化迁延的惟一手段, 一切民族文化得以迁延发展的民族文化, 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成功所导致。”可见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作用。而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文化引进,从而挤占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喧宾夺主!故此,打开本土的闽南文化来教学,对国文的探索和文化的迁延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当前文化冲击下的浮躁的社会必定需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沉淀。异地高考的放开,让学生融为一体,用闽南文化的渗透来引导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用闽南语推进文言文的基础学习
当前的众多闽南方言,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公认为“活化石”。据记载,闽南地区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所以闽南人是正宗的汉人;又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使得闽南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闽南地区的语言很大程度地保持了它的古老。所以,闽南语中和古汉语密切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释义,音韵规律,句式变化,语气变化等。
(1)词句、句式的变化。闽南语中把“客人”读成“人客”[音:Lang3(第3声) kei4(短促第4声)]这在唐代杜甫的《感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中得以体现。在闽南语中常会出现一些疑问词“底”(何):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底时(何时)。而这一类疑问词格式与词汇和古汉语是相同的。
(2)释义上的相同。“泯”(音:Mian1):“相逢一笑泯忧愁。”解释为不要,意思是一样的。把锅子叫做鼎(tiánn), 筷子叫箸(tī)。台剧女星常会说“焉耳”(这样子而已),这也和《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是一样的。籴(音似dia):买。“粜”(音似tio)“入米”=买进粮食;“出米”=卖出粮食。还记得“问渠那(通“哪”)得清如水”吧,“那”的意思不是“哪里”,而是“怎么”!
(3)语气词也大同小异。闽南人会说,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很接近:《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有?其实。”(有?:真大)。“尔”(也写做“耳”)在上古汉语表示“仅此而已”。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的: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泉州方言中的“尔”至今保留上古汉语这一用法:今日无带钱,袋仔总偌两三箍银尔。(今天没带钱,口袋里只有两三块钱。)
(4)音韵的变化。龚自珍诗《己亥杂诗》中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读这句诗时“斜”字发音应为xia(阳平,第二声)而不是xie(阳平)。在闽南语里斜字的发音就是xia(阳平),完全一样。再看“江”和“红”,按造字法来说,三点水和丝字边是各自的形旁,共同的“工”字是声旁,它们的读音按理应该是一样或接近的。但在现代汉语的发音里,“工”gong(阴平,第一声)和“红”hong(阳平)的韵母一样,而“江”jiang(阴平)的韵母就截然不同。可是闽南语中的“工”和“江”发音类似gang,“红”发音类似“ang”,都是“ang”的韵。
类似如此的例子枚不胜举,在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一些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无疑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掌握课标所要求的古文、诗歌鉴赏等内容。同时,闽南语与学生生活贴近,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真正达到语文的知行合一。
2.用闽南语歌曲、童谣、民俗、小吃、建筑、茶文化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要把健康的娱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却很少关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供应商月评分表单.doc VIP
- 2023年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中级保洁员(四级)《理论知识》考试真题(题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烟花爆竹-压药与造粒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军队文职考试2022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及解析回忆版.pdf VIP
- 2022年通用技术1_技术试验及其方法.pptx VIP
- 2021年军队文职公共科目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pdf VIP
- WS∕T 229-2024 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