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家庭康复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的家庭康复 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失常,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错觉、幻觉、妄想、焦虑、淡漠、自知力障碍等。常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目前存在的问题 家庭 患者 社会 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识别率低 就医率低 病、残、贫交互作用 患病率(% ) 1982年 全国 1993年 全国 2001年 (浙江,时点) 2004年 (河北) 总终身患病率 1.27 1.35 17.27 16.32 其中:精神分裂症 0.57 0.66 0.30 0.66 抑郁症 0.08 0.08 4.26 4.75 浙江省调查(2001年): -总时点患病率: 17.3% -最常见疾病: 心境障碍 8.6% 焦虑障碍 4.3% 物质使用障碍 3.0% -最常见的特定精神疾病: 重症抑郁障碍 4.3% 酒精使用障碍 2.9% 心境恶劣障碍 1.6% 特殊恐怖症 1.2% 患病率高 * ?精神病总致残率为45.12% ?其中精神分裂症致残者占82.5% 致残率高 ——不认为是病,也不认为是问题 ——对精神疾病“讳莫如深” ——抑郁症、强迫症、双相疾病、酒 依赖、惊恐障碍,均远高于估计数 识别率低 治疗率低 目前,精神分裂症治疗比例虽最高,亦<30 %,抑郁症、双相疾病、惊恐障碍,治疗比例<10 % ,强 迫症、酒依赖、痴呆的治疗/干预率更低 未治率> 70 % 服药治疗者< 30 % 住院治疗者< 1 % 精神疾病的危害 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 发病早 就业难 易致残 生命 / 生活质量↓ 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 亲情受损,长期的医疗费用 负担和管理问题…… 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 治安问题——肇事率约10 % ▲经济问题——各类精神疾病约占疾 病总负担的20 %,仅精神分裂症每年损失 就达100多亿 ▲ 社会文明问题…… 精神病人的处境 ◆ 生活困难 >1/2无业,因病致贫 ◆ 精神残疾多 约 50 % 的致残率 ◆ 歧视和偏见 基本人权受到威胁 ——难以重返社会生活 什么是精神疾病康复? 通过综合性的防治康复措施,对精神病人进行预防、治疗、管理、康复、安置,为精神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回归社会的环境,最终使他们能正常生活和正常工作。 影响精神康复的因素 个体因素:智力、性格、受教育程度、年龄、躯体疾病; 疾病因素:疾病的类型、起病年龄、起病形式、病程、发作次数; 医疗因素:治疗的及时性、系统性、依从性、合理性、个体性; 社会因素:家庭收入、家庭关系、居住状况、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社交状况、兴趣爱好、社会环境。 家庭康复的意义 家庭是患者回归社会的第一步,良好的家庭支持、家庭环境是康复的基础,能满足患者归属及被爱的需求;家庭、社区生活有利于患者的人际沟通,参加小范围的社会活动,使患者贴近实际生活;有利于整合和利用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就近参加各种社区康复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住院。 家属的角色 护士——关心、照料患者的生活 医生——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他遵医嘱服药 朋友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