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杨家湾明《重修正阳洞记》碑考略.docVIP

咸阳杨家湾明《重修正阳洞记》碑考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阳杨家湾明《重修正阳洞记》碑考略.doc

咸阳杨家湾明《重修正阳洞记》碑考略   高峙渭岸、雄浑壮阔的五陵原不特为西汉帝后贵戚的埋骨之地,亦是历代仙释隐居修真之所,神秘奇丽、人杰地灵。余尝翻检咸阳旧志与道教全真派早期史书,偶然发现被全真派尊为北五祖第二位的八仙之一钟离权,竟也与此地颇具渊源,不仅书中多有记载,实地仍有遗迹可寻,故结合书传、口传对位于汉景帝阳陵以西4公里、相传为钟离权故居的正阳洞略做考察。因该处历年久远,且破坏甚剧,已无昔日繁盛之貌,但洞前树立一方明正德十年(1515)秦藩第三代汧阳郡王朱秉楱所撰《重修正阳洞记》碑,较具宗教与地志价值。   一、正阳洞与《重修正阳洞记》碑概况   由汉阳陵西行约4公里,即到今渭河发电厂二期所在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办杨家湾村,正阳洞即位于村后的二层台原上,当地村民谓之“百神洞”,盖言供奉神灵之多。该洞现存土窑数孔,平时木门闭锁,每当庙会之日,附近群众便前来举行各项民俗活动,是当地民间信仰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一处重要地点。《重修正阳洞记》碑现就树立于洞门前空地,据当地老者告知,此碑本在原下平地所谓“和尚坟”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砸扑倒,断成数截,后经村民合力修复立于现址。   《重修正阳洞记》碑,螭首、圭额、龟趺。高325厘米,宽145厘米,厚29厘米。碑石两面原本都有刻字,惜今碑阴文字几乎完全漫漶,仅有极少数单字粗可辨识,所幸碑阳大文历历在目,可以卒读。碑阳圭额正书“重修正阳洞记”6字,2行,行3字。碑文楷书,15行,行满34字。碑身最上部中央摹刻篆文印章“汧阳王府图书”,碑文最左侧呈上下顺序排列3枚印章,依次为:“志斋”、“敕旌孝义王室”、“宗小子隹城”。因该碑在民国《咸阳县志》、《咸阳县志稿》中仅存其目,当代编纂《咸阳碑石》、《咸阳碑刻》中均无著录,故此将碑文标录如下:   重修正阳洞记   道士蒋明阳捧币拜予,敕旌孝义堂稽道启曰:明阳栖居之所古正阳洞才以修成讫工,秦府施一巨碑,□乞为文以志永远。予嘉明阳诚意感人,且喜文辞,故不辞而记之曰:正阳洞在咸阳县东之安谷里,说者谓为汉时钟离昧修养升仙之所,然不可考。而其地临水面山,迹远尘世,似非凡境也。旧有宫祠一区,莫知创始之由,历今百数十载。殿宇倾颓,见者兴叹。而正阳洞巍然独存,如鲁灵光。呜呼,异哉!蒋明阳一旦慨然发心以修葺为己任,募四方财木,夙夜不惮其老而迄于成。因神之尊卑为殿之向,上曰三清,居其左曰三皇,居其右曰三官,三法环列东西。洞有门、有厨、有待宾之堂,有主静之室,规模恢恢乎可观矣。经营于正德八年十月,落成于正德十年十月,其用心亦难哉!且致处秦藩,宗主之赐以碑,其尤难哉!明阳诚意感人可征矣。夫今天下以儒教而治,若释与道者固非可尚,然或善或恶,乡里常人每于是劝戒。而道又窃老子《道德经》之言为清心寡欲之资,是亦不可少也。矧明阳至诚恳乞请为记,亦可嘉也,予因之为记。   正德十年岁在乙亥中秋吉日   住持道士吴崇会徒刘教弘马教清   大明汧阳王撰   儒生廪膳生员渭阳魏维书   富平马蕃勒   二、正阳洞的修建历史与道教宗派   碑中言:“正阳洞……旧有宫祠一区,莫知创始之由,历今百数十载。”考察现存的几部古地方志,正阳洞一名最早见于明嘉靖时期编撰的《陕西通志》①,称其“世传汉钟离修道之处”。而成书年代更早的全真教史书《金莲正宗仙源像传》②中,则明确提出“师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人也……咸阳周曲湾正阳宫即其故居也”。《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大约成书于元泰定三年(1326),故而,该处至迟于元朝中期即已建立,距蒋明阳此次重修已近200年。   陕西地区是全真教的创教之地,正阳子钟离权亦是该派最为尊崇的神仙之一,作为全真教祖东华帝君的弟子和全真道教法渊源“钟吕金丹道”体系创立者的钟离权,自王重阳创教之始就受到特别尊崇。在“甘河遇仙”故事中,便有王重阳在甘河旁遇到两位仙人授予《五篇灵文》的传说,其后这两位神仙逐渐被认为是钟离权和吕洞宾,成为全真派北五祖一脉传承的象征,这种教统构建体系也在王重阳的一阕《满庭芳》③中得到体现:   汝奉全真,续分五祖,略将宗派称扬。老君金口,亲付与西王。圣母赐、东华教主,东华降、钟离承当。传玄理,富春刘相,吕祖悟黄粱。   登仙弘誓愿,行缘甘水,复度重阳。过山东游历,直至东洋。见七朵金莲出水,丘刘谭马郝孙王。吾门弟,天元庆会,万朵玉莲芳。   是故,元代全真教大兴后,便在传说中的钟离权故居正阳洞修建宫观以尊崇祖师、张大教门也就顺理成章了。   碑文详细叙述了蒋道士发心重修该洞的艰辛,着重介绍了历经两年始得竣工的正阳洞的建筑与规模,从这可以看出,正阳洞尽管是作为“钟离昧修养升仙之所”而名声显赫并得以重修的,但同时这也是一座殿堂齐备、门厨俱全的道教宫观,背依毕郢原,面临古兰池,规模宏阔,环境清幽。不过,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