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存在的文化反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存在的文化反思.doc

宗教存在的文化反思   关键词: 基督教;宗教复兴;人的内心需求;文化合理性   摘 要: 文艺复兴以来,尽管基督教遭到了科学与理性的毁灭性打击,但现实世界不仅不能解决人的所有问题,而且还在解决原有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未知的危险,特别是现代性危机,远远谈不上“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应该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人的内心领域中”的思想,承认人的精神需求客观上还会向宗教意识开放。从基督教存在的历史中发现合理,从合理中吸收经验,这符合文化史研究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 B9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13   Cultural Reflection on Existence of Religion—Christianity as Example   HUANG Lizh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Shanghai Party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3,China)   Key words: Christian; religious revival; peoples inner needs; cultural rationality   Abstract: Since the Renaissance, while Christianity has been devastated by science and rationality, the real world is not able to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the people as expected, and even produces more and more new unknown dangers in the procession of solving old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can not show to us that “man proposes, man disposes”. It is time to reconsider Marxist idea that “alienation of religion itself just occurs in the field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man heart”, acknowledging that the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re still open to the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in some degree. It 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to discover reasonability and absorb reasonable experience from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一、理性对待宗教存在的事实   可拉特(Sidney Collett)在《圣经注释》(A11 About the Bible)一书中说道:“伏尔泰(Voltaire)这位法国著名的无神论者死于公元1778年,生前他曾预言,在他死后一百年,基督教将不复存在,人们只可能由历史中读到它而已。但历史胜于雄辩,伏尔泰早成历史人物,而《圣经》营销售量仍继续在各地有增无减,并且藉着它把福音与祝福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1]亨·海涅在19世纪批判着宗教时也不得不承认,“基督教是一个观念,作为观念这样一个东西,如任何一个观念一样,是不会破碎的、是不死的。”[2]208面对21世纪宗教抗拒着科学理性而存在并复兴这一现象,文化哲学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其机理、探究其原因,以便为一般的文化建设提供参照。   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史无疑是科学理性的历史,在科学知识及其技术成果面前,基督教教义在知识层面上似乎不堪一击,海涅在1833年时就说过:“正因为我们彻底理解了那种绝对的唯灵主义的一切结论,所以我们也可以相信,基督天主教的世界观已经寿终正寝。因为任何时代都是一头斯芬克司,只要人们一破它的谜,它就立即纵身跳进深渊。”[3]   话是这么说,可是真正放眼世界,何处不是宗教徒、包括基督徒的乐园呢?20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了全球性的宗教复兴运动。如俄罗斯在1993年有30%的25岁以下的人称自己已经信仰上帝,同年莫斯科地区的教堂数量由1988年的50所增长到250所,而中亚地区的清真寺由160座增长到l万座。就连中国这样的非宗教国家,也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