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碧玉青瓷的新风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兴碧玉青瓷的新风采.doc

宜兴碧玉青瓷的新风采   摘 要:“陶都”宜兴是我国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我国的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中,青瓷的历史是最为悠久的。宜兴青瓷有着明显的地域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上世纪八十年代享誉中外,并留下了“精美的碧玉器”、“东方的蓝宝石”之赞誉。宜兴青瓷作为中国陶瓷界的一朵奇葩,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我们宜兴陶瓷人的传承与创新之下,宜兴青瓷一定会重放异彩。   关键词:宜兴青瓷 青瓷文化 崛起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51-01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宜兴就是紫砂的天下而对于宜兴青瓷的认识知之甚少。重紫砂轻青瓷的观念在大部分宜兴人的心里也是根深蒂固的,这和宜兴青瓷的两起两落、缺少文献资料记载有很大关系,而且明清以来紫砂名声之大以至掩盖了青瓷在历史上的声名。本文就宜兴青瓷青瓷的历史和发展作一概述。   一、宜兴青瓷的历史   宜兴具有七千多年的制陶史,宜兴窑是江苏境内一处著名瓷窑,且是省内唯一烧制青瓷的窑口。宜兴青瓷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西周。据《江苏省志?陶瓷工业志》载:“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江苏境内已产?、尊等原始青瓷酒器。”《宜兴陶瓷简史》称:“商代,苏南地区仍是荆蛮之地,奴隶制的发展较中原地区迟缓。但在宜兴地区相当商周时期的文化――‘湖熟文化’遗址相当广泛。”西周时,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由于手工业的进一步分工和发展,宜兴地区制陶业也随之有了新的提高,开始出现了原始青瓷。汉代宜兴青瓷生产得到显著发展①,从考古资料看,均山范围的青瓷烧造历史长久,自东汉至六朝长达数百年。六朝②早期应是青瓷生产水平的高峰期,古人以“白瓯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清 陈维崧《双溪竹枝词》)来形容当时宜兴陶业的兴旺景象。当时能够生产出与越窑水平相当的高档青瓷器,供周处家这样的上层家庭使用,同时也烧制供老百姓使用的普通日用器。在南京六朝墓中出土有宜兴青瓷器,说明当时宜兴的青瓷也销往南京等周边地区。经晚唐五代到北宋时宜兴青瓷的烧制已渐停烧③。   宜兴位于江苏省的南端,紧邻浙江的长兴和瓷窑德清,古陶瓷研究界把宜兴青瓷列入越窑系中,说其是“吸取毗邻吴兴、上虞和绍兴的早期越窑的先进技术,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但宜兴青瓷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统,宜兴位于江苏省的南端,紧邻浙江的长兴和瓷窑德清,古陶瓷研究界把宜兴青瓷列入越窑系中,说其是“吸取毗邻吴兴、上虞和绍兴的早期越窑的先进技术,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但宜兴青瓷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统,也有自己的创造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上的说法是不绝对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其所著《瓷国游历记》中写道:“有些专家认为,浙江北部从德清直到绍兴是著名越窑变迁的路线,我则认为很可能越窑的起点是德清以北不远的宜兴。”尽管这一观点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宜兴青瓷的历史地位。   二、宜兴青瓷的崛起   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宜兴市政府和瓷业界复烧青瓷,70年代起,青瓷出口数量逐年增长,并在80年代达到新的高峰,与均陶、紫砂、美彩陶、精陶合称为“五朵金花”。 1980年以后,韩美林、王则坚等一批著名艺术家纷纷到宜兴瓷厂进行创作,引导青瓷艺人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到青瓷制作技艺之中,拓展了青瓷技艺的创造力。1984年宜兴青瓷厂成功推出了高档仿哥窑纹片,8英寸开片放线尊作为国礼赠送给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1985年宜兴青瓷进入了巅峰时期,列入“国家传统工艺保护产品”,同时由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家定点礼品生产品种。韩美林大师以“阳羡青瓷驾越州”来赞誉宜兴青瓷。在广州交易会上,24英寸的百空葫芦瓶当时以5000元人民币成交,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注目。1986年,二十八件(套)宜兴青瓷精品入选南海紫光阁陈列。1978年至1992年是宜兴青瓷的又一兴盛时期,被列为国家名牌产品的“碧玉”牌青瓷,品种达上千种,外销五十四个国家和地区,被海内外誉为“东方蓝宝石、精美碧玉器”。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各种原因影响致使一度中心的宜兴青瓷再度面临困境。   在宜兴市政府的重视和一批青瓷能手携手努力下,宜兴青瓷有了新的发展,在销声匿迹近十年之后再度绽放,在陶都大地上演绎了一出“凤凰涅?”。2007年初,民营企业金帆陶瓷有限公司重新烧制青瓷产品,使得濒临失传的“东方蓝宝石”获得“新生”,青瓷在保持“青中泛蓝”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晶莹剔透,更加凸现了宜兴青瓷的特色。2010年12月16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了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大赛,此次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