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守边第一将:智术大师李允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朝守边第一将:智术大师李允则.doc

宋朝守边第一将:智术大师李允则   宋朝虽说是文盛武衰(徐洪兴、姚荣涛《文盛武衰:宋朝历史一瞥》),但也有名将辈出,如杨业、狄青、岳飞等,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战时能征善战固然重要,但和平时期能让边防固若金汤同样可贵,否则就可能给敌国以可乘之机。单看和平时期,宋朝守边第一将当数李允则。南宋大臣曹彦约在给宋理宗讲解历史时说:“本朝守边之臣,未有出于(李)允则之右者。”(《经幄管见》卷4)明末清初学者彭孙贻在总结宋朝历史时也说:“宋之边帅,以李允则为第一。”(《茗香堂史论》卷3)李允则之所以被视为宋朝守边第一将,并非因为他战功卓著,而是因为他以无人能及的智术将北宋最重要的边防重镇――雄州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宋朝北边近百年的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允则(953-1028),山西太原人,名将李谦溥之子,“少以材略闻”,但青年时期并不得志,直到宋真宗即位,在真宗潜邸老师毕士安的强力推荐下,才得以有一展才华的机会。景德元年(1004),宋、辽签订和平协议(“誓书”),新的形势对边将提出了新的要求,战争素养不再是第一位的,而与对手打交道所需要的智慧和策略则显得更重要。在新形势下,真宗私下拟定了一份待重用的守边人员名单,共12人,李允则即居12人之首(《经幄管见》卷4)。此后,李允则几乎一直在河北任职,时间长达20年,先后出任沧州知州、瀛州知州、雄州知州、镇州知州,其中守雄州长达14年。   真宗的决定的确令人佩服,李允则虽说是名将之后,但并不以武艺见长,也没有任何显赫战功,然而,真宗却十分相信李允则的智术,“卿为我运筹策,不必当矢石也”。事实证明真宗的决定又是英明的,李允则“在河北二十余年,事功最多,其方略设施,虽寓于游观亭传间,后人亦莫敢隳”。   “李允则守雄州,以知术显,世多能道之者。”(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李允则的“方略设施”,最精彩的是在雄州的14年,充分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智术。“河北,朝廷根本,而雄州河北咽喉”(范镇《东斋记事》补遗),雄州是北宋最重要的边防重镇,也是对辽斗争的最前线。雄州的特殊地位需要守将具备应付各种复杂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这对李允则来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恰好为他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舞台。下面来看李允则是如何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智术的。   一、善于导演,以假象掩饰真相   宋、辽两国和平协议明确禁止双方强化防御设施:“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然而,景德二年(1005),即签订协议的第二年,李允则出任雄州知州,却完全无视和平协议,“治城垒不辍”。但奇怪的是,李允则明显违反和平协议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辽国的强烈反应,相反,他还受到辽国宰相张俭的信任和尊敬。张俭说李允则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没有必要受到怀疑。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李允则自编自导,以瞒天过海的方式将强化防御设施的举措隐藏在了一出闹剧之中。   雄州城北旧有瓮城,李允则想将瓮城与主城合为一体,但又不能让辽国知道,为此,他导演了一出绝妙的闹剧。李允则先修建了一座东岳庙,“出黄金百两为供器”,然后派人沿街吹锣打鼓。市民闻知后,争着献纳金银给东岳庙。过了一段时间,李允则又派人秘密地将金银撤走,却对外声称是被盗了,而且盗贼是从辽国来的,于是下令追捕盗贼,并三次移文与辽国交涉。假象做足之后,李允则才下令兴筑城墙,对外却宣称是维护东岳庙。这出闹剧达到了预期效果,“卒就关城浚壕,起月堤,自此瓮城之人,悉内城中”,“城上悉累甓,下环以沟堑,莳麻植榆柳”。李允则修筑的这段城墙就是雄州的北关城,后来沈括曾在城墙上感叹:“大都军中诈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梦溪笔谈》卷13)   二、表面示好,实则备战   雄州北部原来设有很多陷马坑,城上还有瞭望楼,能望10里远,这些都是战时的遗留。李允则说:“南北既讲和矣,安用此为?”于是命令撤掉瞭望楼,填平陷马坑,改建成为军队的菜园子,这明显是对辽示好的行为,但李允则却是笑里藏刀,同时令“浚井疏洫,列畦陇,筑短垣,纵横其中,植以荆棘,而其地益阻隘”,这些设施更加不利于辽国骑兵作战。   李允则撤掉了原来的瞭望楼,但并未就此作罢,他又在城北的一处高地上建造了一座佛塔。此佛塔耗资不少,“出官库钱千缗,复敛民间钱”,但李允则完全不是为了佛教事业,就像他在反驳攻击者时说的:“某非留心释氏,实为边地起望楼耳,盖是时北鄙方议寝兵罢斥堠,允则不欲显为其备。”(王君玉《国老谈苑》卷2)李允则的真实意图是以佛塔代替瞭望楼。此佛塔高达九层(张舜民《画墁录》),远比原来的瞭望楼站得高看得远,“州民旦夕登望三十里”。李允则以佛塔代替瞭望楼,也是投辽所好,免得引起怀疑。“辽以释废”(《元史》卷163《张德辉传》),是一个笃信佛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