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三槐堂”的文化底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封“三槐堂”的文化底蕴.doc

开封“三槐堂”的文化底蕴   王姓源头、郡望、堂号众多,但堂号中则以“三槐堂”为最。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三槐王氏延续至今,不仅具有血缘上的寻根问祖的含义,更体现着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和精神。发掘三槐堂的文化底蕴不仅可以弘扬三槐王氏家风,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槐堂的由来   《周礼·秋官·朝士》载:“面三槐,三公位焉。”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三槐也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因此,后世在门前、院中栽植槐树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槐树因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   开封三槐堂王氏的由来源于五代、北宋初期官员王祜(中华书局标点本《宋史》和《太宗实录》作“祜”;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二十五史《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及中华书局标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均作“祜”。北宋时期的《开封府题名记》碑文为“祜”,目前学界较为一致的态度认为“祜”,为叙述方便,本文均采用“王祜”之说)。   王祜历仕后汉、后周及北宋太祖、太宗朝,历任御史大夫、知制诰、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以文章闻名于世。宋太祖时期,因秉公不肯救护符彦卿一家、不肯附会卢多逊陷害赵普而闻名于世,故仕途不甚通达,甚至一度被贬谪华州。   据王旦孙王巩《续闻见近录》记载:王祜贬谪华州之时,曾带着二子王懿、王旦一同拜访道教领袖陈抟,陈抟没有出门迎接,坐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与王祜对话,忽然问王祜:“你有儿子吗?”王祜回答:二儿子在。陈抟说召他进来。王旦刚刚走到门口,陈抟已经出门相迎,对王旦说:“二十年太平宰相。”也许正是听信了陈抟这句话,王祜才手植三槐于庭,敢于夸口:“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三槐华盖福佑子孙   王祜有三子,长子王懿、次子王旦、三子王旭。王懿曾任袁州知府,政绩颇佳。王旭先后在缑氏(今属河南偃师)、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为官,病逝于任上。王旦在宋真宗时期连续担任18年宰相,是三槐王氏中影响最大的人物。   在王旦身上,充分体现出讲原则、重品行、做表率的榜样风范,王旦的为官为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胸怀大局,处事周全。王旦任知制诰时,钱若水一再称赞王旦“有德望,堪任大事”,“真宰相器也”。景德四年,契丹大举南下,宋真宗亲征,王旦随行,途中,东京留守元份暴病,宋真宗让王旦回京,临时替代元份。临行前,王旦问:十日之间没有得到捷报怎么办?宋真宗沉默良久,回答:立太子。王旦返回京城后,直入皇宫,封锁消息。直到宋真宗返回京城,王旦的家人才知道王旦早已入京。王旦致仕之前,宋真宗询问宰相人选,尽管宋真宗认为寇准“性刚褊”,王旦还是不避前嫌,力推寇准。最终宋真宗任用寇准为相。   2.宽容大度,闻过则喜。宋真宗给两府大臣看自己写的两首《喜雨诗》,王旦拿回去后告诉大家:其中有一字误写,是否回复皇上。王钦若嘴上说无妨,却偷偷告诉宋真宗。宋真宗询问王旦,王旦称:臣得诗未暇再阅,有失上陈。枢密使马知节将其中原委告诉宋真宗。宋真宗称赞王旦“真宰相器也”。王旦为相时间较长,大臣们褒贬不一。以寇准为例,曾多次攻击王旦,王旦却称赞寇准。宋真宗都非常不满,告诉王旦:你总是说寇准好处,而寇准专门攻击你。王旦回答:我在位时间较长,政事阙失必多,寇准能够对陛下无所隐瞒,可见其忠直,这也是我看重寇准的地方。   3.举贤荐能,不树私恩。王旦身为宰相,宾客满堂,从未有人敢有私请。王旦一旦发现其中有真才实学者,数月后,方与之谈话,询问地方利弊,或让他们写成奏章上奏朝廷,私下记下姓名,此后,不复相见。朝廷除官之际,王旦事先推荐三四人,供皇帝挑选。被他举荐的人,也不知举荐者是王旦。直到宋真宗去世后,大臣修《真宗实录》,看到从大内出来的奏章后,才知道许多大臣都是由王旦推荐。   4.不敛钱财,不恋权位。王旦敦睦亲族,礼待寡嫂,友爱兄弟。他生活简朴,除了皇上御赐之物,从未收过他人馈赠。家中衣服被褥、家具炊器,朴实无华。他还教导子弟,要保守门风,不得太侈。王旦住所过于简陋,宋真宗多次提议帮他重建,都被王旦推辞。有人问王旦:为何不置田宅作为家产留给子孙?王旦回答:儿孙应当自立,留下田宅,只会让他们因争夺家产陷于不义之地。王旦所重视的不是家产而是优良家风的承传。他十分注重对后代的教育,要求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官者还要清清白白做官。   王旦为官的唯一瑕疵,就是没有阻挡宋真宗降天书、封禅泰山、祭祀汾阴等迷信之举。   天禧元年,王旦病逝。宋真宗废朝三日,亲临致祭,诏令京城十日内不举乐。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授官者十余人,服孝期满后,诸子又各进一官,追赠王旦太史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