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世:被多次流放的北宋谏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安世:被多次流放的北宋谏官.doc

刘安世:被多次流放的北宋谏官   北宋前期,言论相对宽松,政治相对自由,士大夫敢说、敢做、敢当。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蔡襄、赵抃等人,都是在谏官职位上,以直言谠论、不避权势而留名青史。北宋后期,党争不断,士风凋零,蔡京、童贯之徒皆以见风使舵、吹牛拍马走上权力巅峰,能说直话的空间越来越逼仄,敢说直话的人越来越少。但就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仍出现了一个不怕丢掉前途、抛却富贵、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而坚持说直话的谏官,他就是刘安世。   刘安世,河北人。父亲刘航,任过地方官吏和外交使节,官至太仆卿。刘安世出生于书香门第,又随父亲辗转于各地,可谓见多识广。1073年,刘安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进士。当时,读书人只要考上进士就会被朝廷立马授官,顺利走上仕途。但刘安世却拒绝了朝廷的任用,拜当时退居于洛阳、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为师,潜心修学。司马光已经年逾五十,是当朝宿儒、文坛巨擘,但他收了这个脾气执拗的弟子后,传授给他的却只有一个简单的“诚”字,不教经传,只教做人修身,而且具体到要求刘安世从不说假话、不打妄语开始。   俗话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河北人,刘安世有其刚烈率真的一面,加上在司马光老师身边磨砻砥砺,心灵深处铭刻了一个“诚”字,造就了他诚实忠信、光明磊落、敢说敢当的性格特征。学成后,刘安世才接受朝廷的安排,出任洺州司法参军,从此步入仕途。   当年司马光退居洛阳,主要是因为他与王安石在“熙宁变法”这一场大改革中所持政见不同,而宋神宗是“熙宁变法”的主导者和领导人,自然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貌合神离。司马光报国无门,便以修史为由求退,半隐于洛阳。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继位,由于他年仅9岁,宋神宗临终安排母后高氏“垂帘听政”,宋哲宗尊其为太皇太后,即孙子当朝,奶奶主政。高太后也像司马光一样,反对“熙宁变法”,她启用司马光为宰相,把宋神宗时期的改革法令全部废除。   司马光做相后,推荐刘安世出任秘书省正字,把他从地方调到了中央。后来,司马光去世,吕公著任相,高太后向他征求谏官人选,吕公著推荐了刘安世,任命他为右正言。右正言是中书省一个从七品的小官,但因为它是以规谏皇帝、弹纠百官为职责而显得异常敏感和重要,宋代选拔谏官历来严格,既要求品学兼优,也要求廉洁正直,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刘安世在朝中的口碑和品行。   虽然朝廷当时因变法而起的“党争”愈演愈烈,因说直话而遭到打击的人越来越多。但刘安世不做“墙头草”,说话的态度不因风声趋劲而动摇,履职的忠诚不因风险增加而稍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论权臣还是皇帝,闻过必纠,哪怕是道听途说的传闻也不放过,其胆识气魄,当时谏官中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时代以来,朝廷大臣因裙带关系照顾子弟亲友出任要职的现象比较普遍,刘安世向高太后上书说,本朝建国以来,大臣子弟不敢接受要职,形成良好风气。但近世以来,大臣子弟亲友高官厚禄者屡见不鲜,祖宗确立下来的好制度,如今不复存在。而且,他列举了文彦博等七位大臣的子弟亲友授予要职的具体情况,而这七人个个都是曾经为数位皇帝服过务、劳苦功高的耆宿重臣。   宋朝刑律要求各家庭组织同居共财,即父母健在,子孙不得“别籍、异财”,即不得另立门户、各蓄家产,严重者,可判徒刑三年。知枢密院事章惇父亲在世,却用儿子的名义强买百姓田产,事情暴露后仅罚铜十斤了事。刘安世认为惩罚太轻,以不孝之罪,多次上书朝廷,要求严办。   刘安世的忠直,让高太后十分欣赏,她曾经对身边的大臣说:“像刘安世这样正直的人,应该留在朝廷。”不久,便提拔刘安世为起居舍人兼左司谏,后又重任为左谏议大夫。刘安世的可贵之处在于,即使在面对给予他知遇之恩的太皇太后和皇帝宋哲宗,他依然故我,仗义执言。有一段时间,民间盛传宫中重金征聘奶妈。刘安世奇怪了,皇帝才14岁,还未娶后,征聘奶妈做什么?他猜想可能是以征奶妈之名,行搜美女之实。于是,刘安世便拿这种谣言做文章,上了一奏章,并在朝会上对高太后和宋哲宗说:“陛下正当年少,没有娶后却亲近女色,这是天下不幸。希望太皇太后保佑陛下身体,为祖宗社稷着想,清闲之余,要引导陛下多研读经史,让亲信大臣教他古今治乱要义,努力增加学问,不要沉迷轻浮之好。”一番话说得宋哲宗惭愧地低下了头,高太后赶紧打圆场说:“此乃谣言,卿误听了。”尽管此番对皇帝的诤言被高太后暂时圆了过去,不过,后来也确实再没发生过征聘奶妈之举了。   刘安世在谏官任上,因为品德不端或违法违纪者被他弹劾的大臣不下数十人。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时任宰相,便被他弹劾罢去官职。其他权臣如章惇、蔡确、黄履、邢恕等人,都曾因他弹劾罢官。刘安世出任谏官多年,正色立朝,秉持公道。他经常在朝堂之上与皇帝争辩,皇帝发怒时,他就手执书简一边站着,等皇帝怒气稍解,他又上前争辩。旁观的同僚、侍从们常常吓得冷汗直冒,无不敬畏,纷纷称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