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家乡的平原上种大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想在家乡的平原上种大棚.doc

我想在家乡的平原上种大棚   正月初十下午,积雪还未消融。从郑州市经三路红专路交叉口往南走一百米,有一条熙熙攘攘的东西向街道。街口处,卖煎饼果子的、卖烧饼的、卖红薯的小摊贩凑成一堆儿一堆儿的,热闹得很。沿着这些小摊点曲里拐弯往里摸,一幢幢楼房密密匝匝的。   这里是即将被拆迁的都市村庄东韩砦,徐伟明夫妇在异乡的坚守据点。   这是一条僻静的背街,我们在其中一幢楼前停下,徐伟明的操作间就在一楼一个拐角处,站在大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冒出的腾腾热气。不超过十平米的地方,徐伟明拿着个大笊篱正在忙碌,操作间里嗡嗡声很响,要大声说话他才能听得到。一口大锅支在屋子中间,里面正泡着腐竹之类的干菜。徐伟明是东韩砦摆夜市摊儿的,以卖小砂锅为主,配些凉菜和热炒。   出了操作间左拐,顺楼而上,徐伟明一家的住处在三楼。二十几平米的一室一厅,进门就能看到两张床依墙而放。女主人师春玲慌忙从里间出来,搁往常,她要休息到五点,然后跟丈夫一起出摊儿。这天为了等我们,她提前醒来,在床上和衣而卧。她的视力很差,左眼和右眼视力分别为0.04和0.06。我们面对面坐着,她仍然看不清楚我的脸。可我看得清楚她的脸,那是一张充满了向前的希望、满溢着幸福的年轻面庞。   为了熬出头   1998年,约莫20岁的师春玲跟着丈夫从河南沈丘的一个村庄来到了郑州。徐伟明比师春玲大五岁,结婚前,徐伟明已经跟同乡合伙在郑州做小吃生意了,婚后,他把妻子也带了过来。   生意是合伙做的,免不了磕磕绊绊。   徐伟明为人憨厚实在,师春玲眼睛又不好,买菜、收账都是对方两口子的事儿。“钱袋子捏在人家手里,平时购买什么东西,回来就给我们一张白条。”师春玲现在提起往事还是万般委屈。人家租住在干干净净的房子里,他们只能在储藏室旁边清理出一小片地方安身。年底分账,他们往往只能拿到很少的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而对方的腰包却日渐鼓胀。   有一年的夏天,小吃摊生意忙不过来,他们便招了几个伙计。师春玲做饭时切了半只鸡,想着让伙计们一起吃。合伙那家的女人黑着脸直接把桌上的鸡肉抓走了,师春玲难受得直掉泪。“就像你找了个‘抠婆子’,整天把你‘抠’(河南话,意为厉害,蛮不讲理。编者注)得没办法。”   每每跟好友提起合伙做生意的日子,师春玲都眼圈泛红。心里压抑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曾从红旗路一路往东,走过东明路,走过中州大道……就那么漫无目的地走啊走啊。   “一句话说不清……”师春玲提到这段经历几次说了这样的话。她翻出家庭相册,有一张当年他们夫妇和儿子的合影,女主人师春玲的眼睛漠然地看着另一个方向,一脸的郁闷。她自嘲道,你看我那个时候的样子。   不是没想过回老家,去和留,在她的内心深处挣扎了千万次。   2001年,女儿三岁,儿子刚出生没多久,返乡过春节时,师春玲把儿子的所有用品都打了包,想着再也不回来了。   在徐伟明看来,跟人合伙做生意,人家不说分,他就坚决不能说分,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个憨实的河南汉子个头有点矮,还没妻子高。一边是老乡的情分,一边是妻子的委屈。无奈,他只有加倍对妻子好,全身心去呵护她,爱护她。   师春玲说,“牛哥”(徐伟明的小名)从来没有嫌弃过她,“向来没说过‘你瞎着个眼、笨死了,这不中、那不行,早晚我不要你、跟你离婚’之类的话”。即便是冬天,夜市通常也要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收完摊儿回去休息已经五点左右了,徐伟明每天下午三点起床开始准备晚上出摊儿用的东西,而师春玲可以多睡俩小时,到五点再起床。多出来这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足以让师春玲感到窝心的幸福。她说她从来没跟丈夫表达过这样的情感,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徐伟明不走,师春玲割舍不下丈夫,一次次说服自己留下来。她说“牛哥”一直坚持在这里,无非是想熬出个头,他觉得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累死也是舒服的   2007年年初,终于有了分开单干的机会。师春玲觉得浑身上下使不完的劲儿,自己的小家庭就要“振翅高飞”了。   “那时候的累,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不过我不嫌累,累死也是舒服的!”   如果她不说自己视力不好,师春玲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她的一个朋友说,刚认识师春玲那会儿,上午两个人热热闹闹地玩了很久,下午出门再次遇到,师春玲就不搭理她了,让她心里拔凉拔凉的。也是在那时,她才知道春玲的眼睛有问题。   骑着自行车,边儿上放俩大筐子,一溜烟儿出去发菜的时候,众人会对着师春玲的背影指指点点,“你看她啥也看不见,还敢去发菜”。   从东韩砦到北环路附近的种子市场发菜,是师春玲那些年每天清晨的必修课。她眼睛看不清,到菜市上,就直接跟人家说要什么菜,要多少,让人家算价钱。   她被人撞过,也吃过亏,还发到过烂菜。“菜干枯了,你不要,我不要,他不要也不行啊!人家卖菜的一天天站在那儿也是冻得丝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