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哥表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表哥表姐.doc

我的表哥表姐   表哥梁中武、表姐梁雪帆年长我许多,却从未谋面,甚至过往几十年里没见过他们的相片。   父亲非常欣赏喜爱我的这位表哥,可是几十年来我却极少听父亲提到他。倒是母亲不时感叹地说到他:极有才华的年轻人,可惜了。   表哥表姐有位侄女梁世华,退休后从松桃老家来到贵阳白云居住。前不久我到她家,她给我看了几张表姐从台湾托人带来的相片。其中有一张是4个人的合影,梁世华指给我看相片中的梁中武、梁雪帆,其他两人她不认识,我却认出另外一位年轻女子是我的姨婆涂爱珍,另外一位英气勃勃的中年军人,我看了便大叫,这不就是父亲吗!“文革”期间,我们将父亲着戎装的相片全部烧毁,难得这么一张。   梁世华见我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而这张照片是父亲1949年与几个松桃在南京念书、工作的年轻人的合影,相去20来年,梁世华自然认不出来。可我有父亲1950年在西南革大时的照片,相比之下,我能够辨认。总算见到了只能梦中相遇的表哥表姐的模样,表哥十分英俊儒雅,眉目间透出一股英气。表姐呢,真正的东方美人,贤淑、温柔、善良。   我为何自小独钟情表哥呢,是我自认为与他一样,都是念书的人,他在那个年代,为了抗日报国,投笔从戎,着实叫我佩服。我的父亲也叫我佩服,可父亲自幼从军,是名职业军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报效国家,是他责无旁贷的事情。可表哥当时在武汉的一所商专念书,又是一名独子,本可顺当读完书,谋份不错的职业,奉养老母,可他选择退学进了军校。   据父亲所记,他进的是中央军校第十五期,进军校之前,他还有一段经历。据松桃县文史资料第三辑上刊载的侯祖松先生的文章记述,当时在武汉念书的几名松桃青年有刘鸿儒、田庆丰、梁中武等人,同为一群热血青年,面对民族危机,常聚在一起慷慨悲歌,他们曾相约,到八路军驻汉办事处,要求前去延安。当时办事处的董必武主任欣然答允,并准备让他们搭车前往延安。出发那天刘鸿儒先到办事处搭上了车,而梁中武、田庆丰等人则因遇日机轰炸,隐蔽误时未能同往,转而进了中央军校。刘鸿儒从延安抗大毕业,后任解放军某团政委,死于国共间的锦州战场。   1942年,梁中武从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先是被分至中央军校重庆沙坪坝分校任军事教官,他不愿留在后方,要求调往前线,于是又被派到当时的陆军第8军第82师。派遣梁中武时,他原可到我父亲任团长的245团,他不愿他人闲话想借舅舅的庇护,并未去245团,宁愿分到其他团队。随同82师在滇西松山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的龙陵战役后,他调入第8 军军部。第8军抗战胜利后来到山东接受日军投降,后以第8军的103师为基础扩编为第39军,由程鹏任军长,我父亲任103师师长,表哥又到39军军部任中校作战参谋。39军先后参加了国共之间的山东、辽沈、淮海诸战役。1949年39军败退到广东三水,父亲不愿手下将士再作无谓的伤亡,决定接受解放军陈赓部队的和平改编,军长程鹏先生也是父亲的好友,可是他并未选择与父亲同样的路,而是遵令撤向海南岛。在军部的表哥则与父亲的想法相同,同样认为当时朝气勃勃的共产党才是拯救中国免于战乱、走向太平、安康的新生力量。他因与跟随父亲的308团团长王履成是好友,借口去劝说王履成,离开军部来到已被解放军接收的103师,因为是军部作战参谋,解放军对他极为重视,当时十四军副军长王启明亲自接见了他。之后表哥随同陈赓的四兵团来到云南昆明,先在昆明步兵学校任教,后转业到云南省教育厅工作,本来他的故事尚可继续下去,可是1955年却戛然中断。梁世华告诉我,在梁中武与松桃家中断了半年音信后,一天得到通知,告知他在审干中畏罪自杀。   照梁世华的说法,是他胆子太小。我却不这样想,表哥经历了那么残酷的战争,早见惯了流血与死亡,哪会是胆小怕事之人?更可能的则是他对原来服务的国民政府选择了背叛,原以为走上一条光明之路,可是他投奔的这个阵营又拒不接受他,自幼一颗报国之心无路可去,只好走了这样一条路。这条路上倒是人人平等,不论对错,不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你再伟大,迟早得在这里报到。上世纪国家危难之际,像表哥这样,怀着满腔热血告别父母走上从军路的青年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是去抗大而是进了中央军校,后来境遇大都很凄惨。而当时他们前去从军,并无什么党派概念,仅是见国家危难,以身报国而已。听梁世华说,姑姑听到表哥去世,哭瞎了眼睛,不久也在贫困和忧伤之中离开人世。其实表哥只要肯弯弯腰,委屈一下也可以活到今天,也有见到天日的时候,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表哥梁中武,其余实在无法所查。至于他如何与日本人厮杀,如何在上世纪40年代末的风雨飘摇之中思索国家和自己的命运,我只能猜想了。   上世纪80年代末,表姐从台湾给云南省教育厅去信询问表哥的事情,云南省教育厅的回话是:对于表哥他们未作过任何结论,也就是说在未来得及对表哥下结论之前,他自己先就死了,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