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载: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房产纠纷.docVIP

档案记载: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房产纠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档案记载: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房产纠纷.doc

档案记载: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房产纠纷   在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着一份涉及北平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房产纠纷的和解笔录。据档案记载,1938年5月26日,时任孔德学校校长的周作人和华北学院法定代理人何其巩,因房屋借用权的民事纠纷,最终达成和解。当时处于日伪政权统治下,这份档案在当时特殊历史情况下透露出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呢?档案原文如下:   河北高等法院和解笔录:   上诉人:孔德学校东华门大街   法定代理人:周作人   被上诉人:华北学院设本市羊皮市   法定代理人:何其巩   右两造因确认房屋所有权及执行异议涉讼上诉一案,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三时,在本院民事第三法庭当庭和解。兹记其大要为左:   (一)和解内容   被上诉人对于宗人府房屋借用权,情愿永远让与孔德学校,除另状北京地方法院声请撤销执行命令与布告外,两造特此和解完案。   (二)和解成立关系人   上诉代理人:律师董玉珏   被上诉代理人:邓方良   (三)和解成立年月日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河北高等法院民事第三庭   书记官:王家珍   受命推事:王登   河北高等法院懂事第一科送卷公函第138号,经启者民国二十六年度上字第280号孔德学校与华北学院因确认房屋所有权及执行异议涉讼上诉一案业经两造和解,本院除送达和解笔录外,相应将该案卷送交贵科查收   此致   北京地方法院民事科   计开卷两宗(证物详本院卷第一页)   这份档案所保存的只有一份和解笔录,内容比较简单,并没有保存原案件卷宗及其余相关档案,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当时所记载“法定代理人为周作人的孔德学校和法定代理人为何其巩的华北学院”因何产生房产纠纷,又因何最终达成和解,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当时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特殊的历史背景   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政府首都回迁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遂改名为北平特别市。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市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北平地方法院降级属于河北高等法院。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笔录中“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三时”正是公历1938年5月,北平正处于日本侵占期间。这一时期,北平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二、笔录中的两位名家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撤离北平,周作人没有同行,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另外三位留守的教授是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受校长的委托看守校产。据北大校长蒋梦麟在回忆录里谈到:“抗战的时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其在1939年1月任汪精卫南京政府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3月应聘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办员”、兼任文学院院长。1940年12月,汪精卫政权特派周作人为华北政委会委员,并指定周作人为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日本投降后,因在抗战时期曾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捉起来关在南京。   何其巩,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和平解放北京功臣。曾任国民联军司令部秘书长,1927年,何其巩又转任河南军团党政行政长官。1928年,北平特别市成立,时年29岁的何其巩被任命为北平市的首任市长。1937年,到北平中国大学校董会工作,并被任命为代理校长。北平沦陷期间,何其巩一心一意办教育,坚决不任伪职,与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合称为在北平坚持办学的三位著名大学校长。因沦陷期间华北学院迁到湖广会馆,在京校舍由北平中国大学管理使用,也就出现了档案中记载的“华北学院的法定代理人为何其巩”。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参与策动十一战区起义工作,同时积极说服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1947年,他辞中大校长职,在北平隐居。   三、孔德学校和华北学院   孔德学校,北京第二十七中学前身,位于东城区东华门大街智德前巷11号,是清代的“宗人府”旧址。当时,“孔德”做校名,是希望把法国的实证主义介绍到中国,所以以法国近代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的名字命名。一直以来被称“北大子弟学校”,该校大多是北大子弟在读书,蔡元培的女儿,胡适的孩子,钱玄同的儿子,李大钊的儿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