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动词“抢”的词汇语义研究.doc
汉语动词“抢”的词汇语义研究
摘 要:“抢”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但研究者对其语义的研究很少涉及。“抢”的语义联系着一系列的语义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抢”的词义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动词 抢 词汇语义
一、引言
动词在汉语中有重要地位,它是整个句子的核心,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动词的研究越来越多,成果颇丰。其中对手持类动词的研究有“打”“把”“挂”等,多是研究其语义特征。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探讨手部动词“抢”的词汇语义。
二、“抢”字古今使用情况
“抢”,qiǎng,形声字。从手,仓声。本义:抢夺。引申义:夺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莱昂斯认为:“词的意义和它们的分布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是因为,一方面词义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词义的演变要受与之经常结合的词语及语境的反作用。考察历史时期词的组合形式可以探察到意义的变化。
(一)“抢”字的字形最早见于先秦《战国策·卷二十五》:“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这里的“抢”读qiāng,是“撞、触”的意思。“抢”字在先秦时期出现的频率很低,只有9篇文献中有记载,如《庄子集释》“抢榆枋而止”;《墨子城守各篇简注·(辰)备突第六十一》“客争伏门言敌人抢入我已设伏之突门也”。
(二)秦汉时期的文献比先秦时期记载“抢”的文献多两篇。“撞、触”的义项仍然保留,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义项“夺”。《史记卷七·列传第五七》“揽搀抢以为旌兮”,这里的“抢”是“夺”的意思。《后汉书卷二二·列传第一二》“又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别击破大抢于卢奴。”“抢”,抢占;这个时期“抢”也组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抢攘”。《汉书卷四八·列传第一八》“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抢”读chēng,“抢攘”组合在一起的意思是“纷乱的样子”,和“攘”搭配使这个词组有了新的意义。
(三)魏晋时期没有出现“抢”字,南北朝时期记载的文献有十篇,保留了秦汉时期的义项,没有新义项出现。《文心雕龙义证·卷七》“竟‘抢劫杀人,以致巨富’”中的“抢”,“夺”义;《文选卷第三十一》“蜩与鸴鸠笑之,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不至控地而已,奚以之九万里而图南为?”中“抢”,“撞、触﹑冲”义;《世说新语·卷中之上》“惟汉书贾谊传,国制抢攘注引晋灼曰:‘抢音伧,吴人骂楚人曰伧。’”“抢攘”,纷乱的样子。
(四)隋唐五代的文献出现“抢”的频率是之前的六倍,“夺”义出现的最多,其中也出现了一个新义“争先”,如《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世充骁将单雄信数百骑夹道来逼,交抢竞进,太宗几为所败。”其他义项仍保留。《新唐书卷一二零·列传第四五》“今姚州官属,既无固边厌寇之心,又无亮且纵且抢之伎。”“抢”,夺。在全唐诗中“抢”字的使用极多,也出现了“抢”表示“触、撞”的意思,《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二》“小鸟抢榆枋,大鹏激三千。”
(五)宋辽金时期出现“抢”的文献共24篇。《金史卷九·列传第五七》“时兵戈抢攘,道路不通,奴申受命,毅然策孤骑由间道以往。”“抢攘”,纷乱的样子;《太平广记·卷三八零》“质被捽抢地。”“抢”,撞,碰,冲。“抢”字在宋词中也有涉及,但没有全唐诗用的多。
(六)元代出现“抢”字的文献多达101篇。《元史卷一零四·志第五二》“辄有抢虏财物者,比同强盗科断。”“抢”,夺;《归潜志·卷十三》“余数人者坐其间,谈道论文,自谓虽此世抢攘。”“抢攘”,纷乱的样子。在全元杂剧、南戏、散曲中《西厢记杂剧》使用“抢”频率最多。《西厢记杂剧·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被红娘抢白了一顿呵回来了。”这里出现了“抢”的新用法,和“白”组合成词组“抢白”,是“言词生硬”的意思。
(七)明清时代的文献中“抢”的出现就更多了,共1892篇。《明史卷二七八·列传第一六六》“今伪官纵横于凤、泗,悍卒抢攘于瓜、仪。”“抢攘”,纷乱的样子。《大同纪事》“诸军遂抢检家财,势不能已矣。”“抢”,夺。之后便出现在许多作品中。
(八)从民国到现在“抢”的使用很广泛,更多用在法律中,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一个典型动词。例:
(1)他亲率两个团抢占湘江渡口。(抢:争先)
(2)军舰鸟时常懒得亲自动手捕捉食物,而是凭着高超的飞行技能,拦路抢劫其他海鸟的捕获物。(抢:掠夺)
(3)火化后,他的骨灰被许多国王抢分,尊称为“舍利”。(抢:夺)
(4)2003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检察院对香港铜锣湾抢劫钻石案的被告人董敏之等提起诉讼。(抢:夺,硬拿)
(5)4名歹徒冲上去朝车中开枪将他打死,并抢走了车上装有大量现金的手提箱。(抢:夺,硬拿)
(九)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循化县清水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售电培训课件.pptx VIP
-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docx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杏儿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西沟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理正软件勘察说明书.doc VIP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导学案.pdf VIP
- 2023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北山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各班护理工作职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