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尔福宣言》的背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贝尔福宣言》的背景.doc

浅析《贝尔福宣言》的背景   摘要:一战期间,出于战略的考虑,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尔福宣言》。这一宣言的发表既有当时的国际原因,也有国内原因等诸多方面。《贝尔福宣言》的发表在当时使犹太人站在了同盟国一方,但它却对此后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一战 《贝尔福宣言》 英国   1917年11月2日,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尔福宣言》,使得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斗争更加激烈。对于《贝尔福宣言》的产生背景,我们不仅要看到当时世界正处于一战的大环境中,还要将视角扩展到其他参战国家,看到同盟国与协约国在一战背后的微妙的国际关系变化。   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参展的双方分别是以英、法、俄等组成的协约国和以奥匈、德等组成的同盟国。1916年先后发生了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迫使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转入战略防御。1917年初,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在东线,3月爆发的俄国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在欧洲战场,英军于七月底开始向伊帕尔地区进攻,虽然英国投入了大量兵力,但却始终未能撕开德军的防线。战后,官方的英国历史写道:“至于调查精确死亡数字,书记员力所未及。”另一方面,从2月1日起,无限制潜艇战实施,预计击沉的吨位数将实质性地增加到30万吨。[1]德国海军此时正处于极度自信,当皇帝询及德国如何处置美国不可避免的加入战争时,一个海军上将回答道:“我谨以军官的名义向陛下保证,将不会有一个美国人能够在大陆登陆。”但没过多久,这一论断即被推翻。1917年4月6日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向德国宣战。   从整个战场的局势来看,到1917年11月初,战争是朝着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时已濒于崩溃,作为同盟国集团之一的意大利早在战争初就投入了协约国集团的怀抱,德国在战场上作着最后的努力。而协约国集团虽因俄国的退出产生分裂,但同时又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战争,从参展国人数、武器装备等各方面衡量,协约国均占据上风。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巴尔弗公爵以通知的形式将《贝尔福宣言》提交当时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华尔特?罗里柴耳德爵士,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我愉快的是,我代表英王陛下政府将下述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志向表示同情的宣言转达给你,这个宣言业已送交内阁并为内阁所批准。   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成此目的尽最大的努力。但应该清楚地了解,不得有任何行动使巴勒斯坦现存的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益和宗教权或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受到的权利及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如果你能把这个宣言通知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是我所感激的。”   1916年5月,英法两国签署了《赛克斯-皮科协定》,试图瓜分阿拉伯地方的领土。至1917年4月,英、法、俄、意四国在此基础上秘密商定,一旦取胜后即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英国取得直到巴格达以北的美索不达米亚,法国取得黎巴嫩、几尼基亚并可在叙利亚东部和摩苏尔省行使最高权利。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经过协商,各方均能接受的协定,但事实上,《赛克斯-皮科协定》在普通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令人不能接受的。对奥斯曼帝国作战的重任主要是由英国人承担的,英国在这些战役中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相比较之下,法国基本上在中东地区没有投入太大兵力,但却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近代以来,英法两国纷争不断,在中东地区表现的尤为激烈,为了同法国相抗衡,英国发表了《贝尔福宣言》。   犹太人流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犹太人的足迹,这就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通过犹太人来影响中立国的政策倾向成为英国考虑的一个问题。美国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一个国家,美国国父华盛顿曾经明确向犹太人社团表示,它反对排犹主义,他说:“我们不赞许偏执行为,也不帮助迫害者。”此后犹太人一直占美国总人口的22%左右。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正式参战。美国犹太人是美国精英阶层的主要构成者,只有争取到美国犹太人的支持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后盾。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分清楚犹太人财团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他最终对《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但他深知这一宣言有违“民族自决”原则,因此,“在达成这个宣言之前,大西洋两岸对每句话(以及许多取舍抉择的地方)都字斟句酌地作了推敲。”   1917年的俄国正处于动荡时期,二月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这个政府中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资产阶级并存,他们之间矛盾重重。他们相信“俄国人会像法国人在大革命时期那样能更好地打仗,因为他们终于是自由人了。”[2]作为东线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