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尧公簋讨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尧公簋讨论

? 甲骨新缀第八~九例 《甲骨文合集》新缀第三则 ? 觉公簋试读 2009年09月21日 发布在 两周史, 金文 | 没有评论 ? 【作者】王泽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说明: 原文发表在《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线装书局2008年,第227至238页),现节选部份内容。 内容提要: 关于公簋“唯王廿又八祀”所属王世。综合《左传》、《竹书纪年》、《元和姓纂》等传世文献对晋国早期历史的记载和宜侯夨簋、荣簋、簋、天马—曲村遗址M6127、灵台白草坡M1等墓葬、青铜器、金文材料,倾向于将其置于康王世的意见。 关于铭文中的“唐伯”。结合《史记》、《左传》等传世文献记载认为,是燮父在其迁晋之前的称号,与其排行有关,不是指公侯伯子男的“伯”,不宜理解为爵称。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材料中的涉及周子弟受封诸侯的一些伯、仲、叔、季的称谓,与各人的排行有关,是周封建其子弟所用的一套特定称号(主要在西周初及西周早期)。公的称谓,可能是沿袭前代“旧爵”。“唐叔虞”的“唐叔”也应是号。北赵晋侯墓地M114所出叔夨方鼎中的“叔夨”,是称号加名。文中还附带提及铭文中“妻”字的用法。 【文章下载】 王泽文《公簋试读》.doc 标签: 尧公簋, 王泽文, 青铜器 王泽文:《觉公簋试读》,《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17000字,线装书局待刊。文王作青铜《覐國公簋》,于文王二十八祀(公元前1152年)。?? Post By:2009-8-16 23:44:00            文王作青铜《覐國公簋》,          于文王二十八祀(公元前1152年)。 ?   香港收藏家藏有一青铜簋,簋内有青铜铭文四行,引起专家们关注。   北京大学朱凤瀚教授著文披露此簋及其铭文(《考古》杂志2007年第3期)。   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著文,认为对晋国早期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   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新撰《二十八祀簋的年代问题》一文,待刊。 ?   这是周文王作青铜《覐國公簋》。   铭文应释如下:     覐國公。作妻姚     飯,遘于王令     啺伯侯于晉。     雉王二十又八祀。爻   注解:     “覐國”,古籍中写作堯國。堯國邑于平城(今山西襄汾之古城)。     “姚”,姚与周姬氏同祖于后稷。姚于黄河与汾水交汇地域,邑于邠(今山西万荣地)。     “王”,殷商王。     “啺”,《说文》:“啺,古唐字。”古籍中称唐堯之邦。唐堯之邑于平水滨,在汾水西。汾水以东是晉氏族地域。     “雉王”,即岐山下周文王。          殷商王称之为西伯昌。     “雉王二十八祀”,         商称祀,         周称年。     根据《甲骨刻辞与青铜铭文揭示        文王与周王世断代年表》:       “文王在位积年五十年,        公元前1179年至公元前1130年。”     雉王二十八祀,应是公元前1152年。     族徽,即是爻,覐國族徽。   岐山下周文王赐覐國公妻姚,並作簋以封,适逢殷商王已令啺伯侯于晉。文王作簋于雉王二十八年。 ?   从197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了山西襄汾古城东地的古遗址,便是堯都的遺址。其发掘的陶寺遺址、曲沃翼城交界的方城遺址,便是晋氏族遺址以及啺伯侯于晋的遺址。     啺伯侯于晋,大兴土木。     《詩*唐國風*揚之水》:       “揚之水,        白石凿凿。        素衣朱暴,        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        云何不乐! ?        揚之水,        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        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        云何其忧! ?        揚之水,        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        不敢以告人。” ?     “于沃”,沃,古籍称曲沃。     “于鹄”,鹄,应是古籍中称翼城。     考古学称“曲沃翼城交界的方城遺址”。 ? ?                          吴德章                        2009年8月16日 晋文化论坛考古议题辑要(一)(2009-05-30 03:16:46) 标签:原创?晋文化论坛?考古议题?杂谈? 分类:文化广角 30周年,所以曲沃当地又召请国内外的学者适时举办第三届晋文化论坛。 细数30年的历程,从苏、邹二公开启的晋文化概念和天马——曲村遗址到李伯谦先生主帅的晋侯墓地,晋文化研究是不断前进的,围绕展开的关于物质文化、历史问题的研究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随着降县横水墓地、翼城大河口村墓地的发现和“尧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