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乱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俗乱弹.doc

风俗乱弹   此乱弹,既不是乱弹琴,也不是戏曲声腔,而是取“乱弹”二字的字面,比喻本文所谈的关于风俗的话,就好像是乱弹各种响器,致使声调驳杂也。   若说风俗的范围,绝对是一个广,稍往细里说,它包括诸如服饰、饮馔、住宅、出行、游戏,礼节、姓名、迷信、生育、丧葬、节日、赛会、婚仪、结社、谣谚、俗语、文身、艺术、技艺、赌博、娼妓等等方面,连怎么骂人和怎么自杀也属于风俗。   据我看,风俗至少有八个特性,具体的表现不胜枚举。   一曰,风俗有全民性。就是说,相当一部分风俗,是由全民所创造、所享用、所传承的,而非哪个阶层或阶级所独创独享的。比方说,汉服、胡服、和服、西装,人们都穿;饺子、年糕、元宵、粽子,中国人都吃;寿司、生鱼片日本人都吃;面包、黄油欧洲人都吃;老北京人都住胡同里;蒙古人都住蒙古包;藏族人见面献哈达;欧洲人见面时拥抱;汉族人见面过去抱拳称“久仰”,道万福,如今握手;五代以后汉女都裹小脚;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中国人都过;风筝、划拳、鞭炮、斗蟋蟀普及于全国;旧式婚俗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送彩礼,拜天地;欧美人多复仇之心;日本人爱樱花,自杀常剖腹;炎黄子孙多恋乡土;古希腊人富于冒险性格;犹太人宗教热情高;土耳其人悍勇难犯;德国人爱好哲学和啤酒;中国人有强烈的家族观念,等等。这些,都表现了风俗的全民性。   有个外国学者说,“民俗是无学问阶级的心灵上的财产,蒙昧人心理的表现”。这是一种只强调草根风俗的说法。我国民俗学界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民俗是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创造、享用和继承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在强调草根性。他们把“风俗”称之为“民俗”,草根性便明显加强。他们似乎是在表示,我只研究草根风俗,别的不管。我觉得,“风俗”二字更好些。它的涵盖面更广,什么俗事儿都包括进去了。   二曰,风俗有等第性。风俗,既有草根风俗,也有精英风俗。霸王鞭、踩高跷、跑旱船、耍猴儿、耍中幡,多是农民和市井细民的娱乐;投壶、诗钟、马球、高尔夫,多为官绅、士大夫、豪富所玩赏;黑牛、铁蛋、二愣、老栓、狗剩儿一类又土又俗的人名,多为下层民众所取用;易安居士、东坡居士、归来子、山谷道人之类的雅号,皆为文人雅士所取用;曲水流觞起自王羲之宴饮兰亭,后被帝王和天下文士墨客所仿效;欧洲的上等人有自己的沙龙语言;芬兰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戴帽日,等等。   草根性、精英性,过去叫阶级性。但一提阶级性,人们便容易往阶级斗争那儿想,还是叫草根风俗和精英风俗好。生活地位不同,风俗就可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一刀齐。   三曰,风俗有民族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中国有裹小脚、划龙舟、寒食节、中山装;日本有赏樱、剖腹、花道、茶道;骂詈,中国人好骂娘,骂“龟儿子”、“杂种”、“丫头养的”,多关乎传宗接代,欧美人爱骂“白痴”、“蠢猪”、“笨蛋”,多关乎人的本领;薙发梳辫是古时女真人、满族人的发型;泼水节是傣族和缅甸人的节日。各民族风俗互有长短,汲长弃短,方能培育本民族的良风美俗。   四曰,风俗有地方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北方民风雄健豪爽,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南方民风纤秀典雅,江浙多才子佳人;山西人爱吃醋;湖南人爱吃辣椒;北京豆汁、东北血肠、广东蛇羹,各据一方。地理各异,历史不同,风俗便呈现地方性。入乡随俗,是一种交际文明,尊重和夸赞外乡,也是一种交际文明。自大自傲,奚落他乡,不足取也。   五曰,风俗有时代性。有些风俗只出现在特定的时代,后来就衰微了,失传了,没了。长袍马褂解放后逐渐消失;汉人薙发只在清代;小脚起自五代,今已消亡;寒食节起自春秋,今已不过;姑娘不穿裙子而扎板带、梳小刷子,只出现在“文革”时期。   代代有特色,风俗各不同。坏时代有坏风俗,好时代则相反。压迫你薙发,不薙别想留头;裹小脚,疼也得裹,脚不小嫁不出去;姑娘梳小刷子,造起反来干练得很,不弱于彪形汉子。这些恶俗,皆是坏时代所造就也。如今每临新春有春晚,则是好时代造就的美俗也。   六曰,风俗有传承性和坚韧性。风俗一旦形成,便极易传承,极为坚韧,不易改变。多子多福观念在甲骨文里就有反映;汉族束发长达三千年;起于春秋的风筝飞翔到今天;踏青唐代就有;中秋节、清明节、春节起源都很早;日本人参拜神社,已有千百年;俄国人爱酗酒,不知传了多少代;犹太人热烈的宗教情绪早在古老的《圣经》中就有表现。   风俗的坚韧,正面说,就像是根深水足的大树,难听点说,像是难戒的烟瘾。“文革”那么“破四旧”,也没把春节破了,人们照样守夜、吃饺子。多子多福观念,农村搞了那么多年计划生育教育,也没改变多少。俄国总统出了多少狠招,俄人的酗酒之风也禁绝不了。移风易俗,难矣哉。既需要强力,更需要促使条件成熟。   七曰,风俗有民众性。也可以叫通俗性、非官办性。风俗常被称为“民俗”,凸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