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德育创新”到“特色德育课程”.docVIP

从“德育创新”到“特色德育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德育创新”到“特色德育课程”.doc

从“德育创新”到“特色德育课程”   [摘要\]公民教育课程是目前一学校开始实施的课程,南师附中仙林学校是其中之一。学校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总结了公民教育课程校本实施机制的“顶层设计”,并对公民教育课程原点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民教育;课程;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2-0037-02\[作者简介\]黄业照(1975―),男,安徽肥东人,本科,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教师,中学高级。      一、对公民教育课程校本实施机制“顶层设计”的总结   公民教育课程作为新生的“校本课程”,在起步实施阶段必须在机制上进行“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包括“三条铁律”和“三条底线”。   (一)公民教育课程校本实施的“三条铁律”   铁律一:保证课时安排。我校第一期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在当时的初一年级(现为初三年级)开展,因为项目承办教师是政治教师,学校特地给政治由原先的两节课时增加到三节课时,从课程安排上和政治学科课程的地位相等(每周一课时)。因为第二期还涉及经验的传递,为保证活动的制度化真实开展,学校特地将周三课外活动(第三节和第四节)时间完整地给学校公民法制教育课程班,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增加一课时,而且这两个课时只有在期中、期末考试周中间断,其余均正常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   铁律二:确保及时协调。因为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项目教师在开展此课程时,确实承载着许多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需要协调的社会部门多以及需要活动经费支持。对于这些困难,学校尽可能出具介绍信请政府或社会单位帮忙协调,并成立公民教育专项资金,承办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开展自由动用公民教育专项资金,实销实报。   铁律三:确保师资力量。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人,这个人既指享受课程获得成长的学生,更指承办课程获得成就的教师。我校公民教育课程在人的因素上更加重视课程师资的建设。我校公民教育的承办教师都是南京市政治教学核心组成员,都有精力和能力参与到公民教育的课程中去。他们在良好的教研组氛围中也能够互帮互助、共同切磋、共同提高,为我校公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专业基础。   (二)公民教育课程校本实施的“三条底线”   底线一:真实活动,合作探究。坚持开展公民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既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又真实开展项目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既坚持师生共同探究,更倡导学生间的自主合作。   底线二:精致活动,品味思辨。仙林未来的公民教育课程的项目活动将继续立足于打造精品,精致推进促进课程实施的项目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思辨,寻求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底线三:研究活动,互动交往。公民教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公民教育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政府、走进社会。例如,仙林接下来的公民教育课程将沿着这条互动交往的实践路程出发,继续真诚地走进社会,寻找真问题,建言好政策,为未来社会奠基,为当前幸福生活寻求出路。   二、对公民教育课程原点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要转化“活动如何具体开展”为“课程应当如何实施”   当下全国基础教育对公民教育课程的探索仍然植根于“教育功利”的大背景下,在“教育功利”的当下开展公民教育往往最吸引人的是公民教育的具体项目活动,准备开展公民教育的学校和教师会更关心“活动如何具体开展”,而不太关心“课程如何实施”。“课程如何实施”是课程实施的课程生态,涉及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教什么”。公民教育“教什么”关乎公民教育课堂教学效益,关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的深度推进。公民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当着重思考“教什么”,在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上统筹思考,螺旋式上升地合理布局,然后才是活动的选择以及活动如何具体开展。   (二)要培育“真人”和“真公民”   研究中国公民教育史,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回归到民国时期。陶行知先生在民国时期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着中国式的公民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和“真公民”理应成为公民教育课程的课程培养目标。   “真人”是指“真实的人”,真实的人就会有人格健全程度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因此,公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个体,帮助学生树立基于良知的健全人格。“真公民”是指“真实的公民”,真实的公民就要敢于关注切身相关的公共事物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因此,公民教育要开阔学生的公民视野,引导学生重视未来“公民生活”的基本方式;公民教育要种植公民素养,帮助民族培养具备法律精神、自由品质、民主方式和生活立场的未来公民。   (三)要找准适合学生学的“具体内容”和“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