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2016年(冀教版)初三、中考、中国现代史主题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张)全解.ppt

河北省、2016年(冀教版)初三、中考、中国现代史主题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张)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2016年(冀教版)初三、中考、中国现代史主题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张)全解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中国现代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49年 1953年 1954年9月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10月 “一五”计划 “文革”开始 三大改造 十年探索 “文化大革命”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粉碎 过渡时期 “四人帮” 考点精讲 1953~1957年。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改变我国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考点点拨】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三大改造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为了改革生产关系,是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服务的。 拓展提升 【异同比较】 中国的“一五”计划与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比较。 (1)都以发展重工业为主,都取得了重大成果。(2)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3)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4)新中国“一五”计划受到苏联的影响和帮助。 (2011·河北)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C (2015·石家庄桥西一模)下图为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考点三 三大改造(2016年是三大改造完成60周年)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知识归纳】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5·泰安)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C 大炼钢铁 “大跃进”时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易错易混】农村合作化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失误。 拓展提升 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相同点。 (1)经济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2)效果:在开始阶段对恢复国民经济、凝聚民众建国热情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最终都阻碍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5·莱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D (2015·泰安)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B 王进喜 雷锋 考点五 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人的事迹 邓稼先 焦裕禄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