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流的综合开发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的综合开发全解

河流——人类的摇篮 河流的综合开发 一 流域和水系 外流河 内流河 河流的水系特征: 发源地,流向,流经地区,入海口,长度 上中下游的划分,支流的多少和分布特点 流域的面积大小,河道的弯曲状况 水系的形状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水系的密度与降水,地形的关系 河流的水文特征: 径流量,含沙量,汛期,水位,有无结冰期 有无凌汛,水能,流速 右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5.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水量特征正确的叙述是( ) A.上游流量最小 B.中游流量最小 C.下游流量最小 D.下游流量最大 图7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7~9题。 7.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8.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9.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 不同区域开发保护的重点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 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 大坝的最主要就是防洪蓄水和通航。 (4)旅游: (1)土地有效利用: 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结果: 经济效益 实现 社会效益 统一 生态效益 一、长江概况 长江流域多年降水量 原因:(1)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 沙含量大;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流速变 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 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 对策: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泄洪工程;治 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尼罗河 三峡工程的利弊 利(主要是对中下游地区): 1、防洪 2、发电 3、航运(宜昌至重庆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三峡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航运条件) 4、环境效益(影响主要在中下游,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部气候) 弊:(主要对库区) 1、移民安置 2、影响生态环境(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3、名胜古迹遭破坏 (1) 经济效益 (2) 环境效益 2.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效益 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主要是减少“三废”的排放。 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 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 废气的少排放,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1)主要表现 (2)产生原因 3.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 ①对土地(土壤)的影响,肥力下降,加重盐渍化;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是沙丁鱼数量减少; ③对海岸地形的影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 由于阿斯旺大坝修建,下游及入海口处水、泥沙减少所致。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建阿斯旺大坝前 河水定期泛滥 肥沃的土壤 旱涝多发 泛滥灌溉 对水调节利用较 困难(白白流走) 不利于通航 建大坝后(能调节控制河水) 防洪 河水中泥沙 含量减少 人工灌溉 对水资源 利用程度提高 利于通航 高强度 灌溉 盐碱化 肥力下降 水质下降 流水侵蚀 增强 河床退缩 入海水量 减少,泥 沙量也变少 海水 倒灌 施 肥 发电 淡水养殖 旅游 库面水大量蒸发 生物多样性减少 建三峡大坝设想1917--1950 规划论证评估40多年 施工建设10多年 2006年5月20日,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建成,这项耗资人民币2000亿元,世界历史上最浩大的水电工程将开始完整地走进中国人的生活。2009年全部完工 在今天的中国,三峡工程始终不断被提及和议论着,与之相伴的是各种质疑和非议。可是,它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断找到了解决或者应对的办法,没有成为阻挡工程建设的理由,相反促成了工程的不断修正、完善和良性进步。所以著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