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目??录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监测要求及方法 4?空气净化方法 5?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6 ?附录 术语和定义 1、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3、 A0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lO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 术语和定义 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体积小于60 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 6、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内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7、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 监测要求及方法 通用要求 清洗质量的监测 湿热消毒 灭菌质量的监测 通用要求 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WS 310.1的要求。 3、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通用要求 5、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校验; b)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 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d)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清洗质量的监测 1、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1) 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1)、 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2)、 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 (3)、 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消毒质量的监测 1、 湿热消毒 (1)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0值。监测结果应符合WS310.2的要求。 (2) 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果应符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的要求。 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 3、 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 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 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灭菌质量的监测 1 2 3 通用要求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环氧乙烧灭菌的监测 通用要求 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6、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脾脏的应用解剖以及脾切除术__培训课件.pptx
- 脾脏功能的再认识及脾栓塞注意事项__培训课件.ppt
- 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__培训课件.ppt
- 起搏器的程控随访__培训课件.ppt
- 起搏器跟台测试N2__培训课件.ppt
- 起搏器基础知识基础讲座__培训课件.ppt
- 起搏器随访策略__培训课件.ppt
- 气管拔管的专家共识__培训课件.pptx
- 气管镜科入门学习__培训课件.ppt
- 气管异物、电击伤、雷击、溺水抢救__培训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