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参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菌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G(一)杆菌,有鞭毛,能运动,兼性厌氧 常见的菌为 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 致病性最强 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eimurum) 食品中最常见 肠炎沙门氏菌 (Salminella erteritidis) 沙门氏菌特点 1)? 生长繁殖适宜温度:20-30℃,水中 存活2-3周 ,人的粪便中 1-2月 2)? 100℃立即死亡,80℃2分钟,70℃5 分钟,60℃1小时死亡,氯处理5分钟 死亡 3)? 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品 后无感官性状变化 (二)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1 引起中毒的食品 (foodstuffs) 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 2 食物中沙门氏菌的来源 1)生前感染 A 原发性沙门氏菌病 B 继发性沙门氏菌病 2)宰后污染 3)? 沙门氏菌病奶牛的牛奶 4)? 蛋类污染 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 30%-40%。 5)? 烹调后的熟制品的再次污染 3 季节性特点 夏、秋两季 (三)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中毒机理 (pathogenesis) 感染型 (四)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临床特征 潜伏期(the incubation period): 12 – 36 h, 一般 12 – 14 h,短 6-8 h, 长 48-72h 特征:发热(fever) 腹痛(abdominal pain) 呕吐(vomiting) 腹泻 (diarrhoea) 黄绿色水样便 (五) 诊断和治疗 (prognosis and therapy) 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A 细菌学检查 B 血清学鉴定 C 基因探针 D 快速动物实验 4 判定原则: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细菌学检验的食物中毒,则按GB1438-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得出结论。 (六) 预防措施 (prevent measure) 1 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1)? 严格控制带沙门氏菌的肉类食物进入市场 2)? 严格遵守合理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 3)? 在食品贮藏、运输、加工、烹调、销售过 程中,防止污染 2 控制繁殖 低温贮存食品,缩短贮存时间 3 食前彻底加热 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菌特点 G(-),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emolyticus) 嗜盐菌(含盐3%-4%),不耐热,1%食醋处理5分钟,稀释一倍食醋1分钟死亡 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 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 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发生溶血,使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 β 溶血环, 称为“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沿海地区 7—9月高发 好发食品(stuff food ):海产品,盐渍食品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来源: 人对食品污染: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间接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三)中毒机制 感染型和毒素型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2—40h, 多为14– 20h 阵发性绞痛 洗肉水样粪便 发热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诊断和治疗 预防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彻底加热,低温冷藏 四、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菌特点 李斯特菌( Listeria) 1. G(+),李斯特菌溶血素O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2. 生长温度范围:0--45oC,最适温度37oC, 5oC下生长, -20oC可存活一年。 3. 耐盐、耐亚硝酸盐 四、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1. 夏秋季高发 2. 好发食品:乳及乳制品,冰箱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和肉制品 3.来源:土壤、饲料、家禽等肠道中 4.死亡率较高(20%-50%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中毒机制 感 染 型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侵袭型:潜伏期:2-6周 败血症、脑膜炎 孕妇、新生儿易感 腹泻型: 潜伏期:8-24h,腹泻、腹痛、发热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诊断、治疗和预防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一)病原学特点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