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干部王立权系列报道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干部王立权系列报道一

“痴情不改践初心·好干部王立权”系列报道之一 —— 信念如炬,他把生命燃烧在追梦路上 本站??? 更新时间:2016-11-14 14:47:12??? 浏览: 23次     2016年8月24日,王立权同志在赴京出差途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在27年的工作历程中,王立权同志始终次承担重任务 为大力弘扬王立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扎实推进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动力激情,市委号召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王立权同志学习活动。今起,本报推出“痴情不改践初心·好干部王立权”系列报道,敬请留意。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是我奋斗的目标。 ——摘自王立权的《入党申请书》(1989年5月30日) 1989年初夏,25岁的王立权大学毕业,分配到徐州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工作。 2016年盛夏,52岁的王立权因突发心脏病,殉职于赴北京出差的途中。 王立权从一个基层技术员起步,历任徐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拉萨市柳梧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徐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老干部局局长)、丰县县委书记。 27年,是他的工龄,也是他的党龄。他用27年的追梦行动,践行了自己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誓言。 “任务面前不摇头” 1964年,王立权出生于盐城市郊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王立权排行老小。1986年,他考入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系。1989年5月30日,在大学毕业前夕,他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27年间,他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成长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岗位在变、角色在变,永远不变的,是那颗为党的事业不断奋斗的“初心”。 2016年7月27日,丰县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王立权在会上说:“(全县党员干部要做到)任务面前不摇头,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标不回头。”这是他奋斗一生的感悟,他用来与全县党员干部共勉。 王立权的几次转岗,都可谓临危受命。 2003年,在王立权的主导下,邳州运河特大桥建成通车。这时候,国家正式立项建设拉萨柳梧大桥。柳梧大桥是西藏第一座特大型城市桥梁,也是连接青藏铁路和拉萨市区的唯一通道。西藏方面由于缺乏特大型桥梁建设专业人才,向江苏请求选派工程专家紧急援藏。 时任徐州市交通局局长谢广居回忆说:“接到省里的通知后,我们立即着手选人。最后,几个候选者比较下来,王立权成了第一人选。”当时,王立权家中老人多病,孩子面临中考。但是,当组织上征求意见时,他毅然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几天以后,他就带着一摞桥梁建设的资料踏上了援藏的列车。 一轮援藏,组织规定是3年。然而,作为拉萨柳梧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总工程师,为了顺利建成大桥,他又主动提出延长援藏期。在高原缺氧的恶劣条件下,延期9个月,对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9个月里,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工地。当雄伟壮观的柳梧大桥终于飞架在拉萨河上,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徐州。 2008年,徐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涉案被查,一时间工作停滞、人心涣散。当年4月,王立权被任命为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一上任,他就全力组织实施公交车、自来水、下水道等百姓关心的民生工程,短短几个月就扭转了工作局面,不仅重塑了公用事业局的良好形象,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2015年底,年过半百的王立权奉命担任丰县县委书记。丰县是省定贫困县,面临着洼地崛起的重大任务。在丰县干部眼中,王立权在这一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是因为他有能力挑起这副重担。一天之中,他能跑六七个村,身上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去世前一周,有工作人员偶然看到他正在吃速效救心丸,便关切地问道:“王书记,你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他若无其事地回答说:“这段时间太忙了,过几天再说吧。” “一次援藏,一辈子魂牵梦绕” 2003年11月,王立权踏上了援藏之旅。 11月的高原,严寒刺骨。高原缺氧,初到拉萨的王立权反应强烈。为了尽快摸清施工地块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推进,他把办公室搬到了河边。 多少个日夜,王立权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冒着风雪,沿着拉萨河,详细考察施工地块的地质、水文情况。在完全掌握了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数据后,他对大桥桩基预制下沉沉井基础设计方案提出了颠覆性的整改意见。 柳梧大桥设计总长1660米,宽29米,双向六车道,造型采用提篮拱形,侧倾角达28.4度,这一角度在当时为全国第一;复式钢箱提箱拱跨径120米,也是全国第一大跨径。 时任大桥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的肖白至今记得,按照设计要求,大桥拱跨合龙误差要控制在5.5厘米以内,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要求。作为总工程师的王立权,承受着很大压力。整整48天,王立权没有正常休息过,他白天黑夜泡在工地,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反复测算。最终,拱跨误差控制在4.2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