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农:做一张自然大理的新名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奚志农:做一张自然大理的新名片.doc

奚志农:做一张自然大理的新名片   他寄望于苍山自然中心这张大理的新名片不仅是温暖的游客中心,还能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多样展示,让“中国游客”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一些好的改变。   大理苍山。   山下阳光灿烂,山上雨雪交加。在洗马潭站下了缆车,穿着单薄的游客打着寒颤,等不及和那块刻着“海拔3900米”的石头留影拍照,便争相跑去游客中心租借羽绒服。   游客中心建在大的露台上。露台由合成防腐木搭建,木板和木板间有缝隙,露台下面完全架空,踩踏时能听到拖着回音的“咚咚”声。   在经历寒冷和高海拔的攀爬后,游客多会于分散在栈道各处的露台上停留一会儿,在游客中心里补充些食物和水。   几年前,因为朋友张杨拍摄以大理为题材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奚志农这个大理人,才跟着摄制组第一次上了苍山。他走进游客中心歇脚,“进去之后我才领教了这个设施。”他叹息。   地面没有做隔温处理。屋子里,工作人员披着大衣,游客冻得瑟瑟发抖,拿着一次性纸杯喝着速溶咖啡。“世界级的风景,世界级的索道,但对游客的设施却是供销社水平,根本不考虑怎么能让人待着舒服一些!”奚志农的音调拔高了些。   广播里时时传出“禁止放火、禁止打猎”的声音,这些警告让他错愕。警示语随处可见―禁止越过黄线、禁止跨越栏杆、禁止……就连缆车上也有“禁止”字样。   这些“禁止”是说给游客听的,中国游客,“这四个字在很多人眼里其实是特别‘恐怖’的象征,”奚志农说。   2013年,奚志农受《新旅行》杂志邀请,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参加了一趟自然之旅。在那个人与自然极其和谐的环境中,住家的院子外面有河狸跑过,有鹿出现,也许还能见到熊……“一个孩子出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会和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   而在中国,公众因为《动物世界》和外国自然纪录片,对非洲动物、南北极动物的认识,甚至远远超过对自己这块土地的认识,人和自然的感情稀薄。   “更可怕的是这么差的设施。”他补充道,“粗泛的旅游,也造就了‘中国游客’。”   二十几年来,奚志农一直致力于用影像保护自然,比他更出名的是他拍的滇金丝猴。1992年至1994年,他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追寻滇金丝猴的足迹,第一次将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影像展现在大众面前,并因此获得世界野生生物摄影年赛(注: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世界野生生物摄影界最权威比赛之一)“濒危物种奖”(注:Gerald Durrell Award for Endangered Wildlife)。2002年,他于北京创办野性中国,抢救性地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唤起中国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此前,他从来不去任何旅游景点,去到苍山驻点、拍摄,感受到苍山物种之丰富、游客在景点的走马观花、景点设施在人文关怀上的缺失后,他慢慢形成了一个想法:要先让公众对自然环境产生感情,才可能出现一股自发保护自然的力量。   他打算在苍山上建一个自然中心。这张大理的新名片不仅是温暖的游客中心,还将为自然教育实践提供多样展示。“这或许会让‘中国游客’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一些好的改变,”他憧憬。   “抱怨是没用的,要么你就做。”他说。   “名不正言不顺”   2015年底,通过与各方接触、推进,奚志农离内心的构想更近了一步―苍山索道公司答应将栈道的11号平台给野性中国使用。   2016年5月23日,经过半年多的筹备,苍山自然中心终于迎来揭幕之时。雨季,大雾,山上气温只有零上5摄氏度。   早上,黄一带领的团队超过24小时不眠不休,刚刚完成布展工作,80余位来自艺术、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嘉宾便从各地陆续赶来。   “一为这个事情,接近一个月没好好休息。”奚志农有些担忧。   黄一来自台湾,是金鼎奖作家、画家、设计师,自然野趣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办人,此番与野性中国合作,担任苍山自然中心的策展人。苍山自然中心是他做设计这么多年来,海拔最高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项目。他说,在台湾,自然中心是一个普遍的公益性设施,在国际上也已经是很成熟的公益模式,但在大陆却很少见到,就算有,也多以严谨的博物馆形式呈现。他诧异,“像苍山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竟然会没有一个供游客了解它的场所。”   建自然中心的设想在奚志农的心中萌芽之后,他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来自然中心,并且参与到自然保护中。   “首先它得是温暖的。”施工队和工作团队为此在建筑保暖方面下足了功夫,克服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高海拔、低温、浓雾、高差近2000米的索道运输、长途搬运……   动工之前,奚志农和黄一交流了加拿大之旅的见闻和灵感,希望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将自然中心呈现出来,为此黄一设计了吉祥物小熊猫作为苍山自然中心的log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