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三大类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 正常菌群:人体表以及与体外相通的腔道中正常寄居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 条件致病菌:某些正常菌群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导致疾病,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 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显微镜、Pasteur、Koch、牛痘苗、烟草花叶病毒、青霉素; 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全基因组、新型疫苗、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新的抗感染药物 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 思考题:三大类型的微生物 第一篇 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 狭义细菌: 广义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以微米为计量单位 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不规则形态:生长条件适宜时出现典型形态,幼龄、衰老、生长环境不适、药物作用时,出现不规则形态 (其应用意义)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胞壁: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1、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 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图2-3、2-4 溶菌酶、青霉素的作用位点: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肽聚糖的特点:多、五肽交联桥 磷壁酸:结构、功能 表面蛋白:SPA、M蛋白等(与致病性抗原性有关)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 肽聚糖的特点: 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层结构脂多糖结构: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寡糖重复单位) 4、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多形性、油煎蛋菌落、滤过性、耐药性、高渗培养基、常规培养阴性、慢性感染、可回复) 原生质体: 原生质球: (二)细胞膜: 功能:物质运输(呼吸、生物合成、细胞分裂) 中介体: (三)细胞质: 1、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 2、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的性质) 3、胞质颗粒: (四)核质:环状DNA分子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功能、鉴定意义) 荚膜: 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负染色) 功能:抗吞噬、抗杀菌物质 鞭毛:(运动、蛋白质、H抗原、粘附) 菌毛: 普通菌毛(黏附) 性菌毛(F质粒结合转移) 芽孢:(休眠体、抗逆性强、灭菌标准、鉴定意义)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比浊法测定细菌总数) 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新陈代谢) 带电现象(通常带负电) 半透性(有利于水和气体进出) 渗透压(质壁分离、胞浆压出) 2、细菌的化学组成(特殊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1、细菌的能量代谢 三种生物氧化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细菌的生化反应:(鉴别细菌的生化试验) 糖发酵试验 IMViC试验: 吲哚试验(I) 甲基红试验(M) VP试验(Vi)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尿素酶试验 硫化氢试验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脂多糖、耐热) 毒素和侵袭性酶(内毒素、外毒素) 色素(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 抗生素 维生素 细菌素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培养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酸碱度(多数细菌的最适pH7.0-7.6) 3、温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4、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根据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某些标本初次分离时需添加5-10%的二氧化碳(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的原因) (5)渗透压 (二)生长方式与生长速度 1、繁殖方式和代时(二分裂、20-30分钟) 2、细菌生长曲线(图2-18) (1)迟缓期(影响其长短的因素) (2)对数期(适合研究) (3)稳定期(代谢产物积累) (4)衰退期(变形、自溶) 细菌生长曲线及其应用意义? (三)培养 1、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