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1)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2)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3)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而】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6、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用作代词?
1、通“尔”,第二人称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这是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对你呢?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译文: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④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译文: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文: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表示恭敬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译文:齐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二)用作疑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虾米曲线一体化防堵清堵振动煤斗改造方案2017.10.doc
- 电梯维修指引手册(日立MCA、HGP).pdf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全册Unit 1-Unit 8语法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 VIP
- 2025届高考散文专题之理解词义、句义.pptx
- 标准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案例.ppt
-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分享课件.pptx VIP
- 虾米曲线防堵清堵煤斗运行维护手册.pdf
-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三套).pptx VIP
- 04水平四 七年级 武术18课时大单元计划+《健身长拳》.doc VIP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