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香港1982年 山地寮屋遇到 滑坡灾害 1982年频繁降大雨,发生了700次滑坡,导致23名寮屋居民死亡 这次灾难促使政府立即全面检讨山坡寮屋的安全问题,幷采取勘察和迁拆来减低滑坡灾难 大量寮屋因边坡安全问题被清拆 近十万居民得以安居于共公楼宇! 山坡寮屋 滑坡灾害 土地浪费 环境破坏 收回寮屋土地资源 安居寮屋居民 减少滑坡灾害 美化山地自然环境 可谓一举四得 现代高楼集中居住和商业区 安全岛 山坡寮屋居住分散 香港地质灾害防治与绿色城市建设 第六条经验 为生命安全 而能自行约束开发土地 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且可将滑坡灾害问题减少和 防治资源集中到有限的潜在滑坡灾害地区 建立了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For safety, self-confining and restricting use of hillside land,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reducing landslide hazards and better using resources for safety 香港岛 大屿山岛 九龙 新界 深圳 香港1097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仅有20%用于城市市政发展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建设, 其余80%的陆地主要是受保护的自然绿色山地和郊野公园。 今天 香港有大量的充满植被覆盖的绿色山地 香港是世界土地资源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绿色城市建设的典范! 土地利用(人与自然界不争土地) 总陆地面积 1097平方公里 相当于 北京五环路内土地 城市土地利用仅21%! 相当于 北京二环路内土地 10 km 香港七百多万人口国际性大都市的巨大经济人类活动都发生在230平方公里的开发的陆地上, 并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缘和九龙半岛南部沿岸山坡和人工填海面积约40平方公里狭长地带进行的。 土地利用(人与自然界不争土地) 极其高度集中的人流、活力、财富成就了东方之珠 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中产家庭住的非常近 公屋:租金全家受入10% 居屋:政府有49%物业权利 房协:低于私人物业 香港房屋協會 香港房屋委员会和房屋署 政府楼宇物业:非市场经济 私人楼宇物业:市场经济 政府建筑署 土地利用(人与自然界不争土地) 将军澳 公屋 私人楼宇 可大大减少社会分化! 机场港口码头 公路体系 挢梁体系 400公里隧道 地铁交通 铁路交通 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 最广泛应用! 水上船运交通还是香港通向许多岛屿的唯一方法! 十分安全和保护环境! 水库大坝 成为 公路的桥梁 大潭笃水库大坝作为大潭道公路跨海沟大桥 海湾 大潭笃水库 大潭道公路 社会资源绝不浪费和重复! 水库大坝跨海沟桥梁 2千米 2千米 100米 100米 旧金山 香港 香港大学 新城市发展模式 旧城市发展模式 同样面积土地上 仅四百户人家 近四百栋洋房 香港建有上千栋高楼 数万户人家居住 旧金山 温哥华 很多富有国家和地区, 每家都拥有宽大的洋房和花园, 这是对土地、环境、能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是封建地主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 是造成滑坡等灾害的因素! 是违背时代发展和科技环保正道的! 是基于私家车和汽油,绝不是可持续发展! 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在强力约束自己不与自然争土地的、 极其有限空间的、 环保可持续的现代化都市生存和发展, 香港人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代价也是很大的! 每位港人还必须要承担和奉献的! 悲剧有时也会发生的! 2007年11月29日 2005年的她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 “我要离开了! 这个世界美好的事,或者浪漫的爱情,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了!” 香港地质灾害防治与绿色城市建设 第七条经验 开展公益事业 而能使全社会人人受惠 幷赢得国际声誉 Wid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landslide hazard prevention for public and community so that everyone in the society can benefit and the society can win reputations and honors internationally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典范 拥有安全可靠的人造斜坡 是 每位市民的权利! 斜坡和挡土墙上的大树成为大厦和街道间的盆景 拥有安全可靠的景观大树 也应是 每位市民的权利! 2001年2月13日, 到訪香港的台北市市長 馬英九在“雙城論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