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 加入时间: 作者:朱华友 --------------------------------------------------------------------------------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产业集群的论述已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这一方面与国际学术动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出现有关。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培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等方面。从整体来看,我国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指导我国产业布局实践。 【关 键 词】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研究现状 1 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 1.1 定义 产业集群或簇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1],这是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经典定义。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大同小异。曾忠禄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2];徐康宁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3];王冰、顾远飞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面向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价格和科层/权威[4];刘友金、黄鲁成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计算机产业、大型计算机产业、传真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5];另有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子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6]。 1.2 分类 对产业集群形式的划分角度不同,形式也不一样。1988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根据集群内企业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7]。仇保兴认为,按照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来分,其形式主要有:企业群落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按照企业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企业集群等[8]。陈雪梅、赵珂在对中小企业形成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有:由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影响形成;由大企业改造、分拆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原因[9]。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效应是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可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加速集聚。李新春根据对广东企业集群不同发展形态的观察,将企业集群描绘为三种形式:历史形成的企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企业集群以及创新网络企业集群[10]。王缉慈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将企业集群分为以下五类:①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②一些智力密集地区;③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④一些乡镇企业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⑤由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网络[11]。 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培育 2.1 形成机制 经济集聚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过程,规模经济导致经济集聚产业点,再加上范围经济产生集聚产业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产生经济集聚核心区[12]。产业集聚形成重要的内在机制是合作,重要的外在环境是制度[13]。企业群落理论的流派大致有三个:以产生的时间为序,依次为外部经济理论(以马歇尔的理论为代表)、集聚经济理论(以韦伯的理论为代表)和新竞争经济理论(以波特的理论为代表)[13]。产业群落的演进大致要经过产业群落的孕育与形成、产业群落的成长与扩散以及产业群落的更替几个阶段。在一个产业群落内部,其中的行业组成越复杂也就越稳定。台湾地区的学者非常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台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他们认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网络关系是台湾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15]。 一些学者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8,16,17]。其观点主要有:第一,历史上民间的商业传统;第二,古典心态和东方式的人文环境。以血缘、亲缘和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