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基本常识.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造斜点位置 5) 造斜率与最大井斜角 6) 钻井次序 7) 控制安全圆柱 8) 提高测斜仪器的精度 9) 使用电子计算机绘制井眼防碰图 4) 通过钻柱可以了解钻头工作情况、井眼状况及地层情况等; 5) 进行取心、处理井下事故与复杂情况、打捞; 6) 对地层流体及压力状况等进行测试与评价。 2)钻头直径一定,井径越大,钻柱越细、则钻铤与井眼的间隙越大,因而钻头的倾角越大、井越容易钻斜。所以从防斜角度,应选用直径大、刚性大的钻铤,并尽量减小下部钻柱与井眼的间隙,以减少钻头倾角。 (2)钻铤稳定地靠在井的低边。 (3)钻头由于受力情况不同,可自由地向任一方向切割。 1. 下部钻具力学分析 增斜钻具组合最为明显。井斜角对稳斜钻具的增斜特性无明显作用。 偏心 (偏心稳定器窄边向下) 导致增井斜力减小、降斜力增加;井径扩大或稳定器偏心使方位力有所增加,但数值很小。对于多稳定器钻具组合,近钻头稳定器与井壁的间隙对钻头侧向力影响最大,离钻头越远的稳定器的间隙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越小。 二、斜井内钻柱的受力分析 斜井井眼的斜度是增大还是减小或是保持某个平衡角度,取决于钻头的受力情况。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假设: (1)钻头可以象球窝一样自由转动,但其横向运动受到约束。 β W α T Ff Fi Wp Fd 钻压 钟摆力 地层造斜力 作用在钻头上的力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1、钻压 由于钻柱弯曲,钻压不是沿着井眼轴线方向施加给钻头,而是偏离一个角度β。因此钻压可分解为与井眼轴线相平行的力Wo和与井眼相垂直的力Fi 使钻头偏离井眼,造成井斜,为增斜力 沿井眼轴向继续钻进,对井斜无影响 2、钟摆力 井内切点以下的重量Wp势必在垂直于井壁方向产生一个分力。此力与钟摆作用相似,将驱使钻头破碎井眼低侧岩石,使井眼恢复垂直状态,所以,为一减斜力。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3、地层造斜力 Ff取决于地层倾角和各向异性等因素,多数情况下增斜,也可以降斜(水平井)。 钻头上作用的力: 造斜力 降斜力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讨论: (1)当F1=Fd时,平衡,保持原井斜角α ; (2)当F1Fd时, α增大,此时, Fd也增大,达到一个新的大于平衡井斜角; (3)当F1Fd时, α减小,达到一个小于的新平衡角。 在直井防斜方面提出了: 钟摆钻具 偏重钻铤 刚性满眼钻具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各向异性地层中的平衡角数值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钻压、钻铤尺寸和井眼尺寸。 三、定向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造成井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质条件、钻具结构、钻井技术措施以及设备安装质量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钻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方面的原因,即由于所钻地层的倾斜、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使井眼轨道发生弯曲;二是钻柱力学方面的原因,即下部钻具受压发生弯曲变形使钻头偏斜和在钻头上产生侧向力使井眼轨道发生弯曲。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2)井斜角的影响 ? 钻具的横向分布载荷是由于重力和井斜而产生的。当下部钻具组合选定后,横向分布载荷大小取决于井斜角的大小,同时轴向载荷密度也随井斜角而变化。因此,钻头与地层的作用力必然与井斜角有密切的关系。降斜钻具的降斜力随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 增斜钻具、单弯导向钻具、反向双弯钻具的增井斜力随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以 (1) 钻压的影响 钻压是影响钻头与地层作用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而且是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钻井参数, 研究它的影响规律,对于井眼轨道的预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多数情况下,增井斜力随钻压增加微增。 第五章 第三节 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技术 水平位移Sh(m): Sht = Shd + ΔShdt = 1500.06 段长Δl(m): Δldt= ΔShdt /sin αe =302.93 井深Dw(m) : Dwt = Dwd + Δldt =3482.25 第五章 第一节 井眼轨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井段:d—t 最大井斜角: 8 ° 方位角: 30° 垂直井深增量ΔD(m): ΔDdt=D - De =300 垂直井深D(m):Dt= Dd+ ΔDdt =3000 水平位移增量ΔSh (m):ΔShdt= ΔDdt tgαe=4

文档评论(0)

0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