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doc
比较《窗》之同课异构
前日,听了付老师和刘老师的同课异构课,获益匪浅。两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执教了泰格特的《窗》,其教材的挖掘、课堂的引导让人叹服,而其设计的重心、对教材思想指向的理解却各有偏重。
付老师在【文本感知】环节中,要求学生从靠近窗口或远离窗口的病人(以下称远窗或近窗病人)的角度,简述内容。其后引导:“为什么从两个角度叙述会有难易不同?因为作者写作的视角更多关注于远窗病人,因此,复述故事时要选好视角。”
作者写作关注的视角是什么?我们来看文中的一处虚写: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这样的美景是作者借助近窗病人之口传达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作者美好内心的外显。一个对生活没有热爱,心中无美的人是编织不出这样的场景的。编者将此文选入教材,想必也认为其暗合“以文化人”的精妙。显而易见,作者泰格特不会将写作的视角关注在远窗病人身上,对其描述也只是为了对比、凸显近窗病人。
我们复述故事时要选择怎样的视角?便于复述、易于理清文章脉络、可清晰概括故事梗概的视角当然是我们需要选择的,但却不一定是最佳的视角。复述故事内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理解中心、把握情感。复述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能达成目的的手段,无论难易,才是最佳手段。《窗》一文借助复述应该将学生的思想引向关注于近窗病人,还是远窗病人?付老师从复述的难易角度引导学生从远窗病人的角度入手,笔者建议当从近窗病人下笔,方能更好地体会其心理,把握其形象,进而领会文章的主旨。
在【课堂探讨】中,付老师在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梳理概括远窗病人的内心变化过程环节耗时稍多。其间,付老师追问学生远窗病人内心变化的依据在哪里?并亲力范读关键性词句,领着学生体会远窗病人的内心一步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付老师的关注点在于分析体会远窗病人的心理,着重展现其心灵之丑、体悟的是人性的恶念如何滋生、如何步步蚕食良知、乃至最终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见死不救的卑劣。
笔者认为,人性中的阴暗,授课中只应点到为止,不必深思之;细掂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向上向善思想的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孔子家语》以芝兰之室、鲍鱼之肆警戒君子慎其所处,笔者认为,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要慎其所教呢?
再看刘老师的一处教学片段:
师:从两位病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远窗病人是一个自私、心灵丑陋的的人。
师:我们用一个字来归纳。
生:恶。
师:我请同学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近窗病人身上。
生:近窗病人是善良的人。
生:乐观,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生:他不仅鼓舞自己,还鼓舞着病友。
师:我们也用一个字来归纳。
生:善。
师:是的,而且这种善应当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求回报的。我们每个人也当有一颗善心,一种纯粹、纯洁、纯净的善。
师:面对人性的两面,我们当如何抉择?
生:做一个好人。
生:对别人拥有善意。
师:假如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扶不扶?
生:(七嘴八舌)扶。
师:请不愿意扶的同学站起来。
几生起立。
师:你们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扶的不对,会影响这位奶奶。
师:你是认为没学过急救,万一搀扶不当,反而不利于这位老奶奶。凡和这位同学观点一致的,请坐。
一生仍站着。
师:你为什么不扶?
生:我担心被别人讹诈。
师:你很谨慎,下面有听课老师,你听取一下他们意见。
生拿话筒下位咨询。
听课老师:我认为应该立即去扶,人性中的善不应被泯灭,对吗,孩子?
师:老师作一假设,假如摔倒的人是你的奶奶,你希不希望别人扶?为什么我们可以扶起自己的奶奶却不能扶助别人的奶奶?
生思索,然后点头:老师,我以后遇到摔倒的奶奶一定扶。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为之拍案叫好。笔者认为,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导引,不正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所要求的吗?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泰格特写作此文的本意,又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向善的人文导向。生活中的一些热门话题,我们可以引来作为文本的外延,借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德行善。
固然,我们不能以点带面,用一处设计来评判两位老师授课的优劣,然而,往往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的情感教育,则需我们教师对学生小心谨慎地引领。
朱庆国,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尾矿库.pptx VIP
- 解读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ptx VIP
- 清华大学航空应用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讨论稿.pptx VIP
-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新教师数学教学培训PPT课件(2025).pptx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x VIP
- 2025年成都天府一街初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成都铁中府河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搭建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方案.docx VIP
- 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筹建方案.docx VIP
- 高一三角函数习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