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寡头政治:俄罗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梦魇.doc
寡头政治:俄罗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梦魇
体系内寡头不断扩张利益,体系外老寡头则随时可能受到资产被瓜分的威胁。既然普京终究需要寡头群体帮助自己掌握资源,就难免会被寡头们的负面形象殃及。
近日,俄罗斯政府以3桩命案通缉昔日犹太富豪霍多尔科夫斯基,报复其违背不干政默契,以“开放欧洲”平台资助俄反对派参加2016年杜马选举。有分析称,另一位俄富豪普罗霍罗夫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夺得第三名,加上近来西方制裁下俄反对派蠢动,让普京重新忌惮起霍氏的影响力。
应该说,普京确定的寡头政策具有相当强的民粹意味,将“降服寡头”吹嘘成“消灭寡头”,这在民众“道德起义”高潮时自然好用,但在当下这个“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体系内外的寡头们却成为潜在的隐患。 为何寡头不可或缺?
2014年末,普京将40位俄罗斯最有钱的富豪请到克里姆林宫,商量共渡经济难局的法子。这批人中,既有历经俄联邦全部3位总统的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也有当月刚被解除软禁的弗拉基米尔?叶夫图申科夫,更有一向被视为普京金融心腹的根纳季?季姆琴科。第一副总理伊格尔?舒瓦罗夫在致辞中对富豪们说:“你们中的许多人,与我们已经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这些富豪,早期的称呼是“寡头”―俄经济转轨中诞生的特殊财富群体,而他们与政权的关系有时候会很紧张,但并非势同水火。普京在初任总统的2000年,两度对寡头群体喊话,前一次敲打说,“要像对待小面包房和小修鞋铺掌柜一样对待寡头们”,后一次安抚说,只要寡头们远离政治,就不会追究那些让他们被民众唾骂的可疑的私有化交易。
已成公论的是,寡头群体是俄罗斯当局“避免左翼复辟”的同盟军。据《世纪大拍卖》一书等材料披露,在1992年面对俄共等左翼势力的攻势时,代总理盖达尔领导的改革团队决定尽快将国家财富交予私人之手。由此,私有化的制度设计仓促而漏洞百出,未遭清算的苏联既得利益阶层捷足先登,攫取财富。以1996年总统大选为标志,这个暴富群体开始干预政治,其中最大的7位,在利用“贷款换股份”交易获得俄几家大企业的同时,直接帮助几无胜选可能的叶利钦连任总统。
从1996年的这场大选往前倒推3年,叶利钦在面临宪法危机之际毅然“炮打白宫”(俄白宫当时用作杜马办公地,现为总理府),与忠于议会的战斗队激战10小时,造成数百人伤亡。3年后,叶利钦曾想再次动粗阻止共产党参加大选,但最终还是选择利用寡头们提供的资金、现代竞选手段及媒体资源来打选战。那次大选,俄政治史上首次出现了对竞选专家的使用,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竞选广告。最终,叶利钦胜选,也宣告了以资本形式存在的舆论、智力、动员手段等在俄联邦政治生活中的有效性,乃至不可或缺。
根本原因是,“炮打白宫”及私有化,已经将俄政治牢牢固定在了西方式选举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底盘”上。只要有这样的框架,就一定需要上述资源和手段,且它们必以资本形式存在。由此,资本与政治必将在选举民主框架下联姻,问题只是联姻的具体形式。
1996年的联姻,别列佐夫斯基作为七寡头之一负责组织工作,此后成为俄政坛“灰衣主教”。普京就是由他引荐给叶利钦作为总统接班人选的,也是他为普京打造了“统一党”,并确立了民粹色彩较为浓厚的形象和竞选策略。普京崛起过程中,别列佐夫斯基可谓厥功甚伟。而网上流传的普京手捧鲜花去别氏家中做客的视频,也说明了叶利钦时代的“政商联姻”是何种模式。 普京一统寡头资源
在整个1990年代,俄主要的政坛人物都有自己的“班子”,其中至少包括寡头、媒体负责人、前克格勃成员,分别负责资金、舆论与抹黑对手所需的“黑材料”,以及私人武装力量。普京作为前克格勃,进入政坛后迅速成为著名民主派人物索布恰克的头号心腹,不是偶然。
既然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套班子,相互之间的碰撞就不会少。1994年叶利钦心腹、前克格勃长官科尔扎科夫的手下,便与寡头古辛斯基的手下在莫斯科市政府大楼前爆发了一场械斗。
而这种资源分散的状态,恰与普京希望看到的权力垄断不相符。普京1998年被叶利钦任命掌管国家安全局,迅速在该局实现力量统一,随后为寡头们立下规矩,将舆论、智力、动员手段等资源“集中上收”。普京昔日的心腹,如谢钦、伊万诺夫、帕特鲁舍夫、梅德韦杰夫、亚库宁、米勒等,也由此纷纷进入体制,各掌一摊。借助第二次车臣战争胜利之威及提高待遇的承诺,新总统拿下军队。所有这些,都为向寡头开刀提供了保障。
2000年,古辛斯基不愿让旗下媒体与克里姆林宫协调报道政策,惹上案子后身陷囹圄,保释后逃离俄罗斯。200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在机场被抓,抓捕过程极为高调。同年,别列佐夫斯基在多案缠身后逃至英国获得政治避难。至此,普京这场驯服寡头的“天鹅绒革命”大功告成。
但必须强调的是,普京要的是寡头手中的资源,而并非像他所宣称的那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