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石化企业在事故灾害中的法律责任分析.docx

石化企业在事故灾害中的法律责任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化企业在事故灾害中的法律责任分析

石化企业在事故灾害中的法律责任分析——由青岛“11·22”爆炸事件说开去摘要我国石化企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在国内市场上上享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近年我国石化企业事故频发,在归责求偿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出现直接责任人缺位的奇怪现象。本文旨在以青岛“11·22”爆炸案为引子,剖析石化企业在事故灾害中的法律责任,并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探索完善我国事故灾害中求偿机制的出路。关键字 石化企业 事故责任 法律责任在人为事故灾害频繁发生的今天,作为生产经营的直接实施者、经营效益的直接获利者、事故风险的直接责任人,企业最有实力、也最有义务承担事故灾害的法律后果。然而,由于独具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原因,社会责任和道德良心的缺失是企业界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这种现象也深刻反映在事故灾害得处置中。一、长期傲慢的事故责任方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发生输油管线爆炸,共造成62人遇难,医院收治伤员136人。12月22日,媒体报道受爆炸案影响,胶州湾所养鱼虾大量死亡。笔者截稿时事故已发生一个多月,青岛市政府和黄岛区政府自事故发生之时,忙于救灾、理赔,而处在风口浪尖的直接责任方中石化鲜有声音发出,对赔偿话题更是紧闭尊口,闭门谢客。石化企业这种现象已是多次重复发生。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造成松花江严重污染。事后,中石油未提赔偿,而是以“捐赠”名义给了吉林市500万元治理污染。在2011年大连“7·16”爆炸案中,更出现了中石油“投资换赔偿”的奇怪现象,将烂摊子交给政府,而政府欣然接受,有关政府的表态比较贴近实际“与其和中石油坚持下去,倒不如就坡下驴。”与之相对的是,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发生石油泄漏,总统奥巴马在短时间内与英国石油公司高层会面,对方当场答应拿出200亿美元建立赔偿基金。截止2013年12月23日,英国石油公司已向40371名漏油案受害者原告赔偿了约38.1亿美元。二、石化企业在灾害事故中法律责任分析从法律上来说,石化企业发生的事故灾害主要造成两种损害后果,一种是直接侵权,如“11·22”爆炸案对道路、房屋、人身的损害;另一种是环境侵权,主要是石油相关产物失控造成的破坏,这以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为典型。相应地,目前我国法律直接规范石化企业事故灾害的法律主要是《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侵权法体系下事故灾害求偿体系。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石化企业灾害事故发生的法律责任体系清楚。首先,侵犯了相关权利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益。该事件由侵权行为引起的,依《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次,《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环境侵权责任”中设定环境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并可以适用“因果倒置”,由企业方对其不承担责任、减轻责任或者其行为与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这项规定给石化企业污染导致的受害者起诉提供了依据。行政体系下事故灾害中石化企业责任。在目前在,行政处罚是石化企业对灾害事故最简单也是对普遍的形式。历次灾害事故发生之时,石化企业责任承担最显著的就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从行政或刑事上追究个人责任,对赔偿事宜避而远之。三、完善我国石化企业求偿机制的政策建议石化企业往往规模宏大、系统庞杂、分布广泛,产品具有严重污染力和危险性。近年来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在石化企业重大安全事故,许多企业还出现接连发生事故灾害的现象。2010年山东大连发生“7·16”爆炸事件,同年10月24日,“7·16”火灾同一油罐再次起火。2011年6月、7月、8月中石油大连分公司更是出现了连续三个月同时发生起火、爆炸事件的奇特现象。艾伦·沃森指出,民法典的价值理性,就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石化企业灾害事故求偿体系刻不容缓!首先,完善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一,理顺政企关系。目前石化企业事故灾害求偿中困难根源在于政企不分、责任不明。在政府与石化企业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为了引进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往往会选择“替”企业买单,动用庞大的政府机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处置事故灾害。原本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却由纳税人供养的政府来承担,不仅与法理相悖,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受害者求偿的权利和博弈的空间。第二,严格控制国企个体独立地位。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深受行政机制影响,官僚体系错综复杂,公司与公司之间权责不明。往往分公司发生事故,由集团做出回应,统筹一切善后工作,事故责任方混乱不堪。其次,完善侵权责任法,确保企业义务和责任清晰明确。“企业社会法律责任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有能够科学划分的边界,能够并且应当作为一个新型的企业责任形式确定下来。”美国在油污染方面有较为完善的立法,有专门针对石油污染的法律如《石油污染法》,也有解决海洋或水污染的法律,如《清洁水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