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歌谣类型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遵义红色歌谣类型探究.doc

遵义红色歌谣类型探究   摘 要:遵义的红色革命歌谣是遵义革命运动的产物,它既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中国共产党鼓励和提倡的产物,因此,它从诞生之初就具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和任务。红色歌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曲调朗朗上口,歌词简洁、直白,不仅是当时遵义地区革命运动的反映,而且也对宣传革命内容、发动群众、推动革命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遵义;红色歌谣;类型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96-02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迅速突破乌江,夺取遵义,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苏区根据地。总政治部进一步指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极大地发动当地群众的斗争,来配合红军决战的胜利,造成迅速创立新苏区的顺利环境。1935年1月,红军来到遵义,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视的宣传方式――红色革命歌谣,对宣传革命内容、发动群众、推动革命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遵义的红色歌谣从来源划分,大体可分为红军宣传、教唱和创作两大类。   一、红军宣传、教唱   中国共产党最重视红色歌谣的宣传作用,歌谣能用最浅显的语言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并且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红军在进入遵义后,通过大量的歌谣对群众进行政治主张的宣传。红色歌谣主要分为歌谣宣传、歌谣教唱和歌谣式标语三大类。   (一)歌谣宣传   红军进入遵义后,为了粉碎国民党的谣言,让群众明白共产党的主张,用歌声宣传:“红军纪律严明,劳动群众到处都欢迎。公买卖,付现钱,保护小商人。打土豪,要归功,不拿一针线。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钱。讲话要和气,开口莫骂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个个要实行。”[1]   (二)歌谣教唱   红军进入遵义,在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广场上,贺子珍、李伯钊、阚世英等女红军在会场上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我们的祖国就是苏维埃,五年计划三年成,伟大胜利……。红色战士好英勇,消灭敌人几十军,俘虏万余敌,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2]红军在遵义境内经常教唱的歌曲是《红军纪律歌》:“英勇的红色指战员们,百倍紧张起来啊,提高红军铁的纪律,保证战争的胜利。军纪军风战场纪律,平时好坏关系战时胜利。一桩一件一时一刻,严格遵守莫忘记。”[3]红军在遵义境内教唱的革命歌曲流传至今的有《上前线去》《红军歌》《粉碎国民党乌龟壳》《武装暴动歌》《亲爱的工农兵》《共产儿童团歌》《红军野战歌》《少年先锋队歌》《步哨歌》《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等。   (三)歌谣式标语   红军不仅要教唱、宣传红色歌谣,还在遵义各地的墙上、布告栏中留下了具有歌谣式特征的宣传标语。有宣传当红军的“当红军的好处,吃得饱,穿得暖,有自由,讲道理,家里有田分,讨老婆不要钱”[4]。有告诫白军的“白军兄弟,我是红军。我们彼此,都是干人。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联合起来。结个团体。团体结得紧又紧,打平云、贵、川”[5]。有夸耀红军英勇的“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绅粮笑,干人叫。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兄弟拖枪炮。拖起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6]有讽刺白军的“大哥当白军,虱婆爬满身;二哥会裁缝,穿的烂东东;三哥是木匠,住在吊楼上;四哥把田作,谷向人家籴。荷花出水有高低,你看世上奇不奇”[7]。   二、歌谣创作   红色歌谣的创作分为文艺工作者创作、老百姓个人创作、群众创作、花灯艺人创作和儿童歌曲创作。   (一)文艺工作者创作   红军文艺工作者莫休在遵义创作了《再占遵义歌》:“遵义城边的,决战我们胜利了,打得烟鬼王家烈烟枪丢掉。”[8]遵义青年抗日救国会刊刊出的壁报《活路》上,刊登了一首歌谣:“日本鬼子豺狼心,在我东北抓壮丁;壮丁要把父母捉,如果逃跑杀双亲。到了前线真奇闻,中国人打中国人;哪个看了都掉泪,死的尽是自家人。冲锋时把枪口掉,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万千血债一朝算,杀尽倭奴才称心。”[9]务川县的务川中学音乐教师柏宁自编抗日进步歌曲《杜鹃花》《村头有个小娃娃》在学生中教唱,并广为流传。   (二)老百姓个人创作   遵义铁匠蒋锡臣为城市贫民,略微识字,能读简单的报纸和书籍,喜欢唱山歌,能随口编唱,是一名山歌手。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曾为红军修理枪支,打大刀。编唱有《建立中华苏维埃》《过路红军有多少》《小伙争把红军当》《要把白匪消灭光》《红军教我唱军歌》《啥时再回来》等10首红色歌谣。《啥时再回来》“柞蚕上树又裹茧,月亮缺了又团圆,茶花三开又三谢,红军离去又三年。亲人哎!啥时再回还?”[10]表达了对红军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