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与徽文化案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徽商与徽文化 2010年高三专题复习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钻天洞庭遍地徽”“程朱阕里” 探索发现 无徽不成镇 1、古代徽州、徽学与徽商(了解) 探究徽商:起源、发展与衰落 1 走进徽州 2 徽学的内涵 3 徽商及兴衰历程 东晋 明成化、弘治年间 明嘉靖至清乾隆嘉庆 清末 活动 商帮 极盛 衰落 材料一:徽州“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材料二:徽人经商的原始资本,大多与宗族有关;徽商所雇用的伙计,大多为族人。徽商在商业竞争中借助宗族势力,建立商业垄断;展开商业竞争;控制从商伙计;投靠封建政权;建立徽商会馆。 材料三:“歙之巨业,盐商而外,惟茶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获利颇赊。”而婺源尤其注重木业,休宁商人则从事典当业。 ——摘自纪录片《徽商》解说词 材料四:“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潼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 探究1:在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徽商的兴起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2、徽商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1 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生计所迫 2 物产丰富 3 交通方便,毗邻经济发达的苏杭地区 4 以同乡、宗族关系为纽带 5 投靠封建政府 6 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徽骆驼”精神) 材料一: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而。 ——摘自《五杂俎》 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 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摘自王士祯《龛州山人四部稿》 材料三:(徽商所至)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 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 瓜景德诸镇。 ——摘自万历《歙志?货值》 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彦。 ——摘自万历《歙县志?风土》 材料四: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 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 浙。 —— 摘自陈去病《五石脂》 材料五: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 (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不仅贸丝,而且开车缫丝。 —— 摘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探究二:徽州人经商有哪些特点,在历史上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徽商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理解) 特点 作用 资本雄厚 人数众多 活动区域大 与官府联系密切 经营范围广泛 介入生产领域 儒家的义利观 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对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封建社会的瓦 解起了一定的作用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道光盐政改革和徽商的衰落 探索发现 徽商 4、徽商衰落的原因 1 2 3 4 5 6 道光时期的盐政改革 徽商拘泥于封建生产经营方式,逐渐被压倒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 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 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 咸丰同治年间,徽州战乱 5、徽商精神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1 2 3 4 5 敏锐的创业眼光 进取的人生态度 诚信的处世风格 合作的人际关系 超首的契约意识 徽州位于安徽南部,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历史。溯源追本——先后增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辖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约147万。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历史沿革 走进徽州 返回 走进徽州 徽商、徽剧、徽菜、徽雕、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徽学。有学者认为,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我国三大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