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工艺如何从坊间走向市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民间工艺如何从坊间走向市场

陕西民间工艺如何从坊间走向市场 西部文化网 刘红昌 2013年10月 ( 由陕西现状看中国民间工艺如何从坊间走向市场)   刚刚闭幕的第六届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一个特殊的展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参观者都被馆内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艺术品所吸引,纷纷驻足观赏、询价、拍照留念。该馆就是“文化陕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馆。旅博会期间,非遗展馆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成为第六届旅博会上最大的亮点。   谈及民间工艺,其实多数人并不陌生,几乎每人都能说出几个艺术门类。作为中国最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省份之一——陕西,更是民间艺术的天堂。那么,陕西民间工艺的发展现状如何呢?她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笔者有幸直接或间接采访了旅博会内外的陕西民间艺术家,并真切地感受到陕西民间工艺的发展并不容乐观。 民间艺术根植于本乡本土,来源于劳动生活,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是在长期的创作、积累、传承、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民间艺术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和无比珍贵的遗产。在中国的文艺百花园中,民间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奇葩”,已深深扎入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艺术文化中一朵透着独特芬芳的山花,自古以来就备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喜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对人民日常生活的冲击,最能代表民间文化精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毫无例外地受到重创,个别艺术门类甚至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民间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和主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了民间工艺就不可能有完整的非遗体系。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对非遗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非遗法”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近年来,我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如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国家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加强传承人保护等举措来保护非遗。《非遗法》颁布实施之后,全国上下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纷纷调研考察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建立非遗名录、确立非遗传承人,很是热闹了一番,整体显现出一场“硕果如花”的壮丽景象。    2013年9月24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审。《条例(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经费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整体上看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越来越多地加大非遗的关注和保护,这是好的形式和趋势。走访了陕西各界民间手工艺人之后,笔者还是不能释怀。虽有明显的成绩,但整体看陕西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民间手工艺人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陕西民间工艺如何从坊间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当下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陕西民间工艺整体现状不容乐观,行业前途堪忧 (一)传承断层,年轻人不愿涉足 对于民间手工艺来说,目前首要问题就是传承。传承首要是存在,其次是传下去。不存在就谈不上传承,就是消亡。中国多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渐渐濒临消亡,早已不是骇人的新闻了。再出色的民间艺人,也只能推进该艺术门类在整个艺术长河中达到发展中的一个高潮,而无法决定行业未来的走向和传承。目前,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多数是在五十岁以上,有的年龄更大,他们掌控这这个行业目前的制高点却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在自己以后,这种手工艺术明天是否依然会存在和发展。传统民间工艺多数是纯手工制造,需要体力、审美、经验和耐性,而且多数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好,这些都注定年轻人不愿涉足,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抛弃祖祖辈辈留下的手艺,另寻门路。这种案例比比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凤翔木版年画第二十代传承人邰立平就曾公开在西部主流媒体上招收徒弟,但结果都不理想。要么没人愿意来,要么就是一股热情学几天,最后还是坚持不下,选择离开。据了解,他自己的子女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有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北京的,还有在西安IT行业上班的,但都没有人愿意子承父业专职地来做年画的事情。未来或许会有转变,但目前凤翔年画的传承和发展还要靠邰立平夫妇在默默地坚守着。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