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教育目的观.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教育目的观

专 题 二 教 育 目 的 透 视 向蓓莉博士·成都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我”的教育目的观 什么是教育目的? 你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的? 你所认同的教育目的是由谁提出来? 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教育目的?? 你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的? “我”的教育目的 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习方法; 做人,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责任感,健康人格,家庭成员; 公民; …… 教育目的透视 何谓教育目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制定标准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国家的教育目的 “我”的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何谓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傅道春论教育目的)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叶澜等论教育目的) 结合儿童-社会的教育目的(杜威论教育目的) 认识自我与负责社会的教育目的(向蓓莉) 何谓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是一种设想的心理素质(或者一种设想的素质结构),人们欲求、尝试或者要求通过教育而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实现。 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胡劲松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有两个组成部分: 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角色)的规定。如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是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的教育要求和规定。 ——傅道春 (谁来制定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1 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较流行的观念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辞海·教育学、心理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1页)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2 “当代世界所遵循”的教育目的模式表述为:“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是指向某个目的的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些目的是受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所制约的,而这些普遍的和最终目的基本上又是由社会确定下来的”, “某种形势的客观现实必然制约着每一个国家根据其特殊背景所制定的当前的教育目的,但这种教育目的,同社会的一般目的一样,也是那些参加教育活动的个人意志行为与主观选择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页。)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3 上述两种“教育目的”观念的区别: 前者只以社会从教育过程外部确定的目的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后者除成文的教育目的外,还承认参加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各有自己的往往不成文的教育目的。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存在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 对于相同的教育目的的表述,人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法定文献上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不一定能代表客观上存在的教育目的。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4 例如: 问:“中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人们往往根据法定文献上的条文作出回答。 其实,法定文献的表述只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应有”的并得到法律认可的教育目的。这种成文的教育目的只有转化为教育过程当事人的教育目的,才成为“实然”的教育目的。所以,真实的教育目的存在于千百万教育过程当事人的教育行为之中。 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的教育目的(陈桂生论教育目的)-5 问题:既定的教育目的怎样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它可能产生的效应。 此问题同教育目的本身的性质有关,首先问“谁”同教育目的有关(谁?): 1、? 立法、行政(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党(执政党或非执政党); 2、? 社会团体,特别是宗教团体与能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实力集团; 3、? 教育团体; 4、? 教育实体; 5、教育过程的当事人(教师、家长等)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差异(叶澜等论教育目的)-1 我国教育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