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微”,以“微”促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因地制“微”,以“微”促教.doc

因地制“微”,以“微”促教   摘 要:当前,微课如“集结号”般在各个学科开疆辟土。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学科内容以及学习环境等基本要素,分析微课在学科应用中的可行性,由此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39-04   近年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一系列伴随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而来的“微”生活方式接踵而来。正是在这种对信息需求由“繁”至“简”的“微”变化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1]进入教师的视野,并逐步得到推广。那么,微课能否解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又如何将其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笔者从本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出发,谈一谈对微课应用的思考。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2]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 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一种特点就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内容更新换代太快,在课堂上我们是永远教不完这些知识的,所以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与可待续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个体能力差异无法避免   江苏省邗江中学的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城乡学校,以乡镇学生为主。一方面存在自身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受到各毕业校软硬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不同,有的从小接触电脑,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很强;有的平时很少用电脑,打字都是“一指禅”,甚至出现惧怕心理,继而影响新知识新技能的获得与内化。随之而来就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再加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时比较少,这使得教师要兼顾所有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会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及效果都不是很好。   2.学生自主探究无法到位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我校信息技术课多采用“任务”驱动。事实上,课堂的组织往往不由自主就走向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应试目标,抑或软件本身的使用。起初,学生的确学到一些使用技巧,可是,重复使用操作命令虽然巩固了知识,也消磨了热情,学生变成被动机械训练。一旦离开课堂所设置的任务,学生在自主创作时便无从下手,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无法“学以致用”。信息技术课程初衷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意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变了味,学生一看到学案任务头皮就发麻,毫无积极性。   3.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无法迁移   纵观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相对稳定的“识别与获取、存储与管理、加工与表达、发布与系统等”信息活动主线。但是,在这华丽的外衣之下,依然显现出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散点式、技能化倾向。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停留在技术表面,在技术“相通性”的理解上搁浅。比如对于Photoshop“图层”的概念,其实在之前已接触过的Word或者Flash、PowerPoint中都渗透“图层”的思想,大部分学生却在学习本质相同的技术时难以做到理解互通。这样,学生无法体会到技术深处抽象的思想内涵,也就无法进行技术迁移,把生活中“变化着的问题”归为“同一”的技术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陷入技术的奴役而难成为技术的主人”。[3]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只能保证大部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资源丰富多样,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微课能否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综合微课的特点,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学科内容以及学习环境等基本要素,笔者分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可行性。   1.从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方面,人的注意力在学习最开始的十分钟是最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高中生的年龄基本在15周岁到18周岁之间,其注意力比较稳定而持久。这正好与微课时间简短的特点吻合,有助于保证微课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