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剂的作用机制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白剂的作用机制 二、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皮肤颜色的深浅受多种因素调控,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 黑色素的数量与性别和人种无关,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日照程度的差异导致在人体不同部位有显著区别。 Fitzpatrick将参与黑色素合成、排泄的这种周期性代谢的一个黑素细胞和其周围的36个角质形成细胞称为表皮黑素单位。 黑色素除可使皮肤呈现一定颜色外,还能发挥防晒、抗衰老及防癌等作用。 二、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1. 黑色素合成酶的调节 黑色素合成途径为:酪氨酸氧化为多巴醌, 继续氧化脱羧形成二羟吲哚后转变为黑色素,即优黑色素或真黑色素, 它是皮肤色素的主要组成成分。 另有一旁支,即类巴醌经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催化生成褐黑素或称脱黑素,但其相关报道较少。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黑色素合成主要有三种酶 酪氨酸酶 多巴色素互变酶(TRP2) 二羟基吲哚羧酸(DHICA)氧化酶(TRP1) 酪氨酸酶属氧化还原酶,是黑色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其活性大小决定黑色素形成的数量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多巴色素互变酶又称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主要是在黑素细胞内的多巴色素自发脱羧、重排生成5,6-二羟基吲哚(DHI)的同时,使另一部分多巴色素也发生重排,而生成5,6-二羟基吲哚-2-羧酸(DHICA)。故该酶主要调节DHICA的生成速率,从而影响生成的黑色素分子的大小、结构和种类。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DHICA氧化酶(TRP-1)是与酪氨酸酶同源的糖蛋白,它除了参与黑色素代谢,还影响黑素细胞生长和死亡 形成的黑色素,由黑素细胞树枝突输送到表皮角质细胞内,在此被逐渐降解,最后随表皮角质细胞排出体外。黑素的合成和降解是由黑素细胞和角质细胞共同完成的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2. 黑素细胞的调节 Giuseppe Prota等认为黑色素的形成是黑素细胞胞内和胞外作用的共同结果 在黑素细胞周围存在一个由细胞因子、胞外基质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微环境 紫外照射在内的多种外界刺激,通过黑素细胞表面的受体将信号传导进入细胞,通过胞内的信号通路将信号级联放大。从而对黑色素的代谢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调节。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2)激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雌激素均起到调节作用。其中前两者可刺激黑素细胞增殖并使其树突增多,提高酪氨酸酶活性;而雌激素则通过与黑素细胞浆及核内的受体提高酪氨酸酶活性, 使黑色素合成增加。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3)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不仅能影响黑素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而且也能显著影响黑素细胞的运动以及酪氨酸酶活性。如纤维联结蛋白促进黑素细胞表皮向真皮浅层移动聚集;细胞黏附分子中的整合素参与黑素细胞的扩展移行与胞外基质的粘着并诱导细胞骨架的拆装,参与伤愈后皮肤色素恢复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4) 紫外线(UV) 紫外线是人体难以避免的一个外界刺激因素。大 量研究表明,紫外辐射可导致黑素细胞增殖,酪氨 酸酶活性增加,并促使黑色素生成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1)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 (DAG-PKC)信号通路磷酸化酪氨酸酶或改变酪氨酸酶和DHICA氧化酶在细胞内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生成。与DAG结构相似的佛波酯类化合物(TPA),亦可取代DAG对PKC的活化作用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2)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所引起的黑色素生成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NO/cGMP/PKG)途径密切相关。NO能活化鸟苷酸环化酶,从而升高胞内cGMP水平,促使PKG活化。活化后的PKG又通过磷酸化作用来激活酪氨酸酶,使黑色素合成量增大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3)诸多丝裂原肽都能够激活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并促使体外人黑素细胞的增殖。但单一的细胞因子无法激活黑素细胞增殖,只有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才能通过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级联放大通路,使G1期的黑素细胞进入S期,促进其增生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4)蛋白激酶A激动剂和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毛喉素)能够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 信号传导途径增加细胞内cAMP的水平,致使黑素细胞分裂和黑色素增多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3.黑色素的排泄途径 从肾内排泄,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吸收后经血液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经皮肤排出,即如前文所述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中,随表皮生长移行至角质层,并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 二、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美白剂的作用机制 2)抑制多巴色素异构酶活性 多巴色素异构酶(T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