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 1.在贵阳生活我们最忧虑的是什么? 2.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工作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3.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4.贵阳市民、市政府要我们思考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天灾可谅解 人祸必惩罚 许多天灾却是人祸导致的。 百姓可原谅的是能力问题,最可恨的是态度问题,突发事件往往就是因为态度、行动不力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共分7章,共70条,从性质上讲,它是“基本法”,是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总章程。 从内容上看,它覆盖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 什么是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数据 2009年贵州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431起,死亡2180人。 2010年3月20日止,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 2010年3月18日止,贵州省有84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1,728万人,有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口粮救济的人口为312.9万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77亿元。 突发事件的数据 2010年3月20日止,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 2010年3月18日止,贵州省有84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1,728万人,有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口粮救济的人口为312.9万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77亿元。 截至2011年6月7日上午8时,据初步统计,望谟县城此次洪涝灾害已造成该县14人死亡,35人失踪。全县受灾人口8万余人,转移灾民4.5万余人,被困人口300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500公顷,洪水冲走轿车30余辆,摩托车500余辆,倒塌房屋100余户,300余间,被淹房屋800余户,2400余间,新增地质隐患户18户。截至7日凌晨,该县打易镇、打尖乡、乐旺镇、郊纳乡的通讯仍然中断,正在全力抢修。当地组织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等330多人,6日已赶到县城,连夜全力清淤,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2010.12.31至2011.1.5日,凝冻灾害已造成贵州省除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的8个市(州、地)、6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229.38万人,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2.51万人,造成8.15万公顷蔬菜、洋芋、小麦等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238间,损坏房屋2016间,直接经济损失3.23亿元。 贵阳市应急管理形势 贵阳中心两城区53平方公里的面积居住的常住人口超过200万人,其中不包括流动人口,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居住如此多的人,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其密度甚至超过了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亚洲大都市——香港。 突发事件产生的背景 (1)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人员流动频率的增加,疫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不断变化,给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带来日益严重的挑战。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城市中人口拥挤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对传染病的控制更为困难。 (2)中国已经进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通过对一些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 (3)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环境索取量的成倍增长,导致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各种自然灾害(地质、大气、旱涝)时有发生,进而引环境恶化而形成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4)城市社会内部发展、失衡和社会分裂,以及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整体性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正在成为落后乡村包围着的“孤岛”,而且,这个“孤岛”内部缺乏有机的整合。这种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失衡”对城市本身就是巨大的威胁。总体上看,中国城市社会的风险具有人为风险特征,很多城市安全事故的出现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城市作为人工环境,本身有很强的脆弱性和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 (5)最突出的六大社会安全问题 ①贫富分化加剧,众多人口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尊严安全受到威胁;②社会治安状况恶化;③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塑化剂、毒牛奶、苏丹红、膨大剂;④艾滋病、H1N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超级病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