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第五组生物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05第五组生物报告

505第五組生物報告 一、呼吸作用的場所 二、內共生假說 一、呼吸作用的場所 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為細胞內的粒腺體 粒線體主要協助細胞呼吸,並且產生細胞使用能量最直接的形式,三磷酸腺苷(ATP)。 其具有自己的遺傳分子,與細胞核的不同,只遺傳到此胞器之子代胞器,而非子代細胞 粒線體基因只在母系遺傳,不遵守孟德爾遺傳律 二、內共生假說 由馬古利斯提出 關於真核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起源的學説。 內容: 1.線粒體起源於好氧性細菌,葉綠體源於內共生的光合自養原核生物藍藻 2.現今真核細胞之胞器,在真核與原核生物分道揚鑣之前,原為獨立生活之原核生物。 3.歷經長久之共同演化,而成為現今真核細胞內之胞器。 其支持證據: 1.葉綠體與粒線體雖為胞器,卻有獨立於細胞之遺傳物質、核醣體與RNA,亦能合成部份之自身蛋白質 2.比對原核細胞與真核胞器之遺傳物質(16sRNA),結果亦顯示:現今真核生物之葉綠體與粒線體,皆為同源 等… 然而,美國伊利諾大學之病理生物學家Docampo R.與其研究團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出修正內共生假說之可能性。 在真核與原核生物尚未分道揚鑣之前,某種胞器便已存在於原始的細胞之內。因此,原核生物內共生於真核生物而成為胞器之內共生假說,便遭到了某種程度的衝擊。 參考資料 原始論文: Seufferheld M, Vieira MC, Ruiz FA, Rodrigues CO, Moreno SN, Docampo R.Identification of organelles in bacteria similar to acidocalcisomes of unicellular eukaryotes. J. Biol. Chem. 2003 278: 21715-21720. /cgi/reprint/M304548200v1.pdf /news_detail.php?news_id=1197 報告結束 組長:林姵均 組員:劉欣怡、蔡亞潔、許世昕、黃建彰、賴國棟 *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