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封闭性人口成长.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闭性人口成长

第一節 人口成長與轉型 第二節 人口組成與人口金字塔 一 世界人口成長 二 人口轉型模式 一 世界人口成長 世界人口快速的成長乃是近百年來的事情。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歷史中,由於人類以採集狩獵維生,人口幾乎沒有增加;直至約12,000年前作物種植與家畜飼養的出現,人口才緩慢成長。由當時約400萬人成長到西元年代開始的2.5億人,到1650年時世界人口約為5億人;之後成長的速度加快,特別是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不僅帶動醫藥衛生的發達,讓傳染病受到控制,也大幅增加糧食的生產而使死亡率快速下降。 世界人口的成長 人口倍時 1800年世界人口有10億,1930年增至20億,即 130 年內人口增加了一倍,而人口數增加一倍所需的時間稱為人口倍時;1974年世界有40億人口,此時人口倍時僅需44年,顯示二十世紀人口倍時縮短,世界人口成長快速。 1999年地球第60億人口誕生,這個數字是1960年世界人口的一倍,且以每年 7,700 萬人口快速增加中,至2006年初世界人口已有65億人,預估到2054年世界人口會成長到90億。 影響人口成長的因素 決定一地人口成長的因素有出生、死亡、移入與移出。 自然增加率: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 社會增加率:移入率與移出率的差值 人口成長率:自然增加率加上社會增加率 開放性與封閉性人口成長 封閉性人口成長:一地人口總數的變化大致由出生與死亡來決定。 開放性人口成長:一地人口總數的變化不僅來自自然增減,亦受社會增減的影響。 世界人口空間分布 以空間分布來看,歐洲、北美洲、日本、臺灣、紐澳等各國出生率與死亡率皆低,而非洲出生率與死亡率皆高,大部分亞洲國家及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出生率較高。 工業化與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其出生率與死亡率通常較低;相較前者,出生率、死亡率較高的國家通常出現在低度發展的傳統農業社會。 世界人口出生率分布圖(2003) 世界人口死亡率分布圖(2003) 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比較 已開發國家平均人口成長率低於開發中國家,其中人口成長最快者為非洲,而歐洲大陸平均人口成長率均低於0.4%。在1960年,7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較低度開發的國家中,但到2000年,較低度開發國家的人口已占世界總人口的80%,預估這些國家到2050年會持續成長到88%。 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人口成長的比較 較低度開發國家人口成長預估 (2000、2050年世界總人口=100) 二 人口轉型模式 封閉性的人口成長通常由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轉變到低死亡率與低出生率,這樣的過程稱為人口轉型或人口循環,共有四個階段 。 (一)高穩定階段 屬於工業化前傳統農業社會,國家經濟發展緩慢。 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也高、人口成長不明顯,且因死亡率的變動導致人口成長曲線呈波動現象。 僅存在非洲熱帶雨林部落社會及大洋洲少數部落國家中。 (二)早期擴張階段 國家或社會剛開始步入工業化。 死亡率正快速下降中(特別是嬰兒死亡率受到控制),但因出生率降低速率緩慢,人口仍呈現快速成長的狀態。 非洲、西亞、南亞與部分拉丁美洲的許多開發中國家均屬之。 (三)晚期擴張階段 國家或社會已進入工業化一段時期。 出生率下降明顯,死亡率一直處於最低水準,因此人口仍有顯著成長。 決定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國家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的狀況,如中國與巴西。 (四)低穩定階段 進入後工業化社會階段,多為已開發國家。 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人口趨近零成長。 目前的西歐各國、日本、臺灣、新加坡,這些國家,具有所得水準高、預期壽命長與人口高齡化等特徵。 開發中國家的人口轉型意義 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高穩定階段,轉為出生率仍高而死亡率下降的早期擴張階段,再轉為出生率開始下降的晚期擴張階段,人口仍成長快速。 已開發國家的人口轉型意義 人口成長已呈現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成長緩慢或近乎零成長,幼年的人口數少。 人口老化 生育率下降及醫療進步,預期壽命延長,更加速引發這種情形產生。 依據聯合國標準,若是一個地區的65歲以上老人占人口總數超過 7% 時,即進入「人口老化」的門檻。 一 人口組成 二 人口金字塔 一 人口組成 分析一地的人口現象,可以從形成該地人口現象的各種指標來看,如年齡、性別、職業與識字率等。 性別比是地理學家首先採用的指標 人口金字塔圖:反映一地男女人口年齡、性別的構成差異,以及出生率、死亡率的變化趨勢。 性別比(sex ratio) 即男女性別比。通常以女生為基數 100 ,來看男生的人數比率,如性別比 105 即代表男生比女生多 5%。 2004年臺灣的性別比是104,但新生嬰兒的性別比卻是110,達歷史新高,顯示臺灣胎兒性別篩選行為非常明顯,臺灣地區仍有重男輕女觀念。 二 人口金字塔 一地的人口金字塔圖反映了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