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拐点未至(.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拐点未至(.doc

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拐点”未至( 田国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07年6月 引 言 中国经济自1999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于9%的高速度经济增长,已经近9年头了。2003年以来的GDP增幅更维持在两位数水平,且持续上升。从2003年到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及至今年第一季度又升至11.1%,而今年从3月到5月连续三个月的CPI同比涨幅均已超过3%的警戒线。面对这些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指标及宏观运行数据,有学者预测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到了经济周期的拐点。 从二00六年起,就有人预测中国经济已运行到一个“拐点”,即将进入收缩期今年这种观点就更多了,那么拐点出现在什么时候?收缩将持续多长时间收缩期的中国经济增长为多少。在国家政策、经济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拐点”很难看到,未来三年的经济增长仍将维持在9%以上。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GDP 15.6 4.2 6.8 15 5.1 21.3 8.8 -0.3 -27.3 -5.6 10.2 年份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GDP 18.3 17 10.7 -5.6 -4.1 16.9 19.4 7 3.8 7.9 2.3 年份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GDP 8.7 -1.6 7.6 11.7 7.6 7.8 5.2 9.1 10.9 15.2 13.5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GDP 8.8 11.6 11.3 4.1 3.8 9.2 14.2 14 13.1 10.9 10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GDP 9.3 7.8 7.6 8.4 8.3 9.1 10 10.1 10.4 10.7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发生波动不只是单纯由经济波动本身决定的,而是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政治过多干预经济活动所致。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而言,。实际上,中国过去167年所发生的四次大的变革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点。“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不妨将视角再拉长,考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几次大变革,就可以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 如王一江教授总结的那样,自1840年中国至今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阶段:即洋务运动阶段,革命阶段,无产阶级专政与计划经济阶段,以及现阶段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阶段”。 1) 洋务运动阶段(1840-1894)。把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放在技术上,意在师夷之技以治夷。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修铁路,造洋船,办兵工厂,建立了新式军队。但与此同时,在人文思想和政治体制上,满清统治者依然明确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和政治成果拒之门外。 其特征体现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表现在人文思想和政治体制上,就是万世一统,亘古不变的封建体制;“用”则表现在对于西方的技术学习、运用和改造上。在社会经济主体的角色分配上,国家充当了经济投资的主体,民间力量只充当了无关紧要的配角。而以国家为投资主体所兴办的各类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基本都是亏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变革思路,随着北洋舰队的覆灭,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彻底失败,而寿终正寝。 因而教训是人文思想极端保守,政治体制亘古不变,国家几乎充当了全部投资的主体,民间力量只充当了无关紧要的配角,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阶段的变革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没有政治进步的经济建设肯定不能最终成功。 2) 革命阶段(1894-1949)。但在这段历史中,逐步成为变革主导思想的,不是改良主义、维新运动或君主立宪,而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思想。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他为中国设计的变革图强路线图,是先通过革命改变政治体制,然后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建立民主共和,实现三民主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实现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经济建设宏伟蓝图,使国家走向富强。但革命成功换来的,却不是孙中山先生所设想的,为三民主义而奋斗的新的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高潮,而是一个国家分裂,军阀混战,个人野心家和独裁者先后登场的政治动乱时代,导致了国弱被人打的局面,特别是这个阶段后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变革的旗帜到底应该是什么。中共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和团结各阶层的广泛统一战线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