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抽样调查问卷设计技巧.ppt
抽样调查问卷设计技巧 学习目标 问卷的概念及类型 掌握问卷的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 问卷设计的步骤 问题的形式 答案的设计 事实和行为题目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主观状态的题目提问方式--常见的量表 问题的数量和顺序 矩阵式的优点 1.有效利用空间,节省问卷篇幅; 2.把同类问题放在一起,因回答方式相同,节省回答者阅读和填写的时间; 3.提供了更强的可比性。 矩阵式的缺点 1. 形成一种问题结构,使受访者也形成一种答题惯性,如赞成所有问题; 2. 当一组问题的开始几道倾向一边,后面几道就可能倾向另一边,受访者容易忽略部分内容,提供错误答案 问题的形式 (4)表格式:矩阵式的变体。 如:您对中山电信的下列服务看法如何?(请在所选方框内打√) ? 很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① 装机移机服务 ? ? ? ? ? ② 话费查询服务 ? ? ? ? ? ③ 电话障碍修复 ? ? ? ? ? ④ 公用电话服务 ? ? ? ? ? 优点:更为整齐,醒目. 缺点: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 建议:在一份问卷中不宜用得太多 问题的形式 答案的设计 (1)答案的穷尽性:指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对于任何一个被调查者来说,问题的答案中总有一个是符合他的情况的。 例:您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 ①新闻节目②体育节目 ③电视剧 ④教学节目 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在列举的若干个主要答案后面,再加上一个 “其他”类 (2)答案的互斥性:指答案互相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对于每个回答者来说,最多只能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 例:您的职业是什么? ①工人 ②农民 ③ 干部 ④商业人员 ⑤医生 ⑥售货员 ⑦专业人员 ⑧教师 ⑨其他 穷尽性和互斥性保证了:对于一个回答者,有仅只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 (3)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例:测量“人们每月的工资收入” 如果需要准确了解回答者的收入差距和比例关系,则做定比测量,可采用填空形式。 “您每月的工资收入是多少 元。” 如果希望了解的是人们每月工资处于不同等级的分布情况,则做定序测量: “您每月的工资收入处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①1000元以下 ②1000-3000 元 ③ 3000-6000元 ④6000-10000元 ⑤10000元以上 如果研究者只想了解人们的月工资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收入(假定1500元)上下的比例,则可以化为定类变量来测量: “您的月收入属于下列哪一类?” ①1500元以下 ②1500元以上 答案的设计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一、事实和行为题目 特征:询问个人特征、个人经历和个人生活形态等,答案有对错之分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太多的专业术语和抽象概念。 例1、从总体上看,你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如何?(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 ①基本合理 ②存在一些弊端 ③存在严重弊端 ④不了解 例2、请问你们家属于下列哪一类家庭? (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 ①核心家庭 ②主干家庭 ③单身家庭 ④联合家庭 澄清概念和术语使所有被访者对问题有一致的理解 1. 通过定义澄清题目用词含混的地方——将相关概念或术语的定义写进题目中; 2. 用多个题目来分解复杂的概念定义——设计多个问题,分别询问概念的不同维度; 3. 生僻术语的处理——转换成被访者可以理解和回答的题目 对象性原则——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尽量通俗易懂,不用深奥的,专业化术语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明确,不能含糊。 例1、有人说,“文革”前青年人对老年人很尊重,现在青年人越来越不尊重老年人了。你认为这种变化发展得(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 : ①太快了 ②比较快 ③比较慢 ④太慢了 例2、“你生活的城市属于哪种类型?” ——参考框架不明确 “就人口规模而言,你生活的城市属于哪种类型?”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一个问题中询问了两件以上的事情。 解决通则:当问题中出现“而后、以及、与、和”等字眼时,就得核查是否问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一般而言:一项提问只包括一项内容,问题应简短。 例1、实行责任制以来,你觉得你和你的家里人的文化水平及生产技术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请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①能 ②不能 ③不知道 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们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发放家园联系表,内容可以自己设.doc
-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ppt
- 我们才永远不会落伍;这里有专家的引领,这里有同伴的.doc
- 我们把这15道题归纳成三大考点语法结构(grammar)、.doc
- 我们最关心的问题.doc
- 我们有些想法想与同行一道探讨.ppt
- 我们相约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主题健康、活力与高端食.doc
- 我们邻近的国家与地区.doc
- 我公司的感应熔炼炉是目前对金属材料加热效率最高、速度.doc
- 我和祖父的园子.ppt
- 软件技术的应用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pptx
- 2025年个人工作方案演讲稿.pptx
- 万圣节创意活动方案2025年.pptx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教学实录 人民版必修2.docx
- 西红柿炒鸡蛋(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 轮胎活络模具数控钻床的开发与设计(修改稿).pptx
- 软件学报论文发表的常见问题及解答.pptx
- 3《我们班+他们班》(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docx
- 12《我们小点儿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2024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社戏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