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群数量的变化(定稿)
乱伐森林 * 被伐的森林和野牛 *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为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 (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既要使生物资源的产量达到最大,又不危害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砍伐、捕捞、狩猎后,保证种群的增长速率为最大值。 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有害生物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降低环境的负荷量(K值)。如鼠害防治可通过严密封存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老鼠的天敌等措施来降低K值。 4、为引进外来物种提供理性的思考。 必须考虑所引入的外来物种是否会构成对原来物种的危害,即是否会构成生物入侵。 5、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 * 1.在研究下列几个种群的增长模型时,最可能与数学模型相符合的是 ( ) A.麋鹿种群 B.大熊猫种群 C.玉米种群 D.青蛙种群 答案: C 种群的增长最符合数学模型的情形, 就是种群中的个体在上下代之间不重叠的情况。 * 本节聚焦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 假设你的家长承包了一个水库养鱼虾,如果一次投放的幼苗过多或延迟捕捞,由于环境的负载能力限制,都不能达到效益的最优化;相反,如果大量捕捞,使鱼虾数量大大减少,其种群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延滞期才能进入指数增长期,对生产极为不利。那什么时候是捕捞的最佳数量期? 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 问题:种群的数量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问题的提出 * 预习提纲 1.怎样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 2.种群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问题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 数学模型: 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形式。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2.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 Nn 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1×2n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Nn=1×2n =2216 * 细菌数量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曲线图: 直观,但不够精确。 数学公式: 精确,但不够直观。 Nn =1×2n *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5. 类型: ⑶坐标式(曲线图、柱状图) ⑴数据分析表格式 ⑵数学方程式 Nn=2n 方程式——精确 曲线图——直观 *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 问题:细菌数量怎样变化的? 2、提出合理的假设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3、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建立数学模型)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导公式 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6、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细菌的数量/个 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 实例一: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漫山遍野的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 * 实例二:凤眼莲(水葫芦)原产于南美,仅以一种观赏性植物零散分布,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