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教学课件》0职业中毒概述.pptVIP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0职业中毒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中毒概述 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范围 1957年14种 1987年9类102种 2002年10类115种 2014年10类132种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 尘肺(13种) 职业中毒(56种)5 (铟及其化合物、溴丙烷、碘甲烷、氯乙酸、环氧乙烷中毒)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1 (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 职业性皮肤病(8种)2 (白斑 冻伤) 职业性眼病(3种)1 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灼伤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1 (爆震聋 ) 职业性肿瘤(8种)4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β-萘胺所致膀胱癌;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其他职业病(5种)3 硬金属肺病(钨、钛、钴等) 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职业中毒种类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氧化硫中毒 职业中毒种类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羟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职业中毒种类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酰胺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基本概念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上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所有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按剂量区别它是毒物或药物而已。 毒物与药物都是外源性化学物,两者无绝对界限,如砷的无机化合物、亚硝酸钠既是公认的毒物,也是药物;而药物治疗所引起的中毒事故也时有报道。 毒物的来源 工业毒物: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 环境污染物:包括工业三废;生活性污染;农药污染等。 药物 植物毒素: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对人或动物有害的化学物 动物毒素:动物所产生或具有的有毒物质 其他生物毒素:如细菌、真菌毒素等。 军用毒剂:指用作化学武器的化学物。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来源: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副产品及工业“三废”。 存在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 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接触机会 局限空间 生产性毒物的入体途径 呼吸道: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迅速进入体内,直接进入体循环分布于全身,中毒发生迅速.浓度,压力,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 皮肤:某些毒物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氨基甲酸脂类化合物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入血而引起中毒,脂水分配系数 消化道:生产性毒物通过消化道进入较少见,是生活性中毒的主要侵入途径。 生产性毒物的体内过程 1 分布:大多数进入体内的毒物呈不均匀分布,有选择性地集中于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在组织器官相对集中的毒物有可呈动态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动。最初分布于血液循环充沛的组织器官,之后逐渐移向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