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社会历史概况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包括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司马氏建立西晋、东晋十六国。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概况
1 最有成就的是诗歌。(1) 五言诗进一步发展,成为文人写作五言诗的全盛时期 (2) 七言古诗与新体律诗的出现与发展 (3) 南北朝乐府民歌,各具特色(4)出现一大批重要诗人,三曹、左思、陶渊明、二谢、鲍照等
2 骈文有突出的发展。
南朝骈文盛极一时,散文相对显得消沉和衰落,仅用于历史和其他学术著作
北朝却出现一批著名的散文著作,如郦道元《水经注》、颜之推《颜氏家训》
3 小说已初具规模,出现了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4 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
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对后代的文学批评产生深远影响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征:
1、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1)乱世――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文人的命运
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约400年左右(393年),整个社会处于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状态。
1 汉末动乱
2 曹魏时期,正始之后,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争权斗争十分激烈,许多士人卷入政治漩涡,丧失生命。
3 西晋时期,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4东晋时期,偏安江左,内乱迭起,如王敦、桓温、苏峻等作乱,孙恩起义
5南北朝时期
南朝相对稳定,北朝则成为各族军事首领的战场, 伴随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又夺走很多人的生命。
文人的命运: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嵇康、陆机、陆云、谢灵运、鲍照等。有些死于西晋的战乱之中,如刘琨、王浚等
(2)文人的风尚 见文学史p9-10
1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
2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2、门阀制度。
(1)概念:门阀制度又称士族(世族)门阀制度。士族或世族,是指高门大族。约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在入仕上,其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政治上权利。汉末以后,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社会力量。世族的力量在汉末曾一度受到打击与削弱,但到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由于中正官为士族所把持,从而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至东晋时,由于门阀势力的强盛,一些门阀士族控制了中央政权而形成了政权由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局面,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即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参田馀庆《东晋门政治》一书)。
(2)历史影响:士族门阀制度无疑是落后反动的,因为它强化了士族的地位,阻碍了寒族(庶族)出身的士人的仕进之路,加剧了士庶之间的矛盾。而门阀制度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特点,对这一时期文学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一表现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寒士不平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面对士族把持政治权力,不少出身寒族的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发出强烈的呼喊,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文学主题。左思的《咏史》,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都将他们的不平倾注于诗中,成为这一时期此类文学的代表。
其二,士族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高门,士庶的分野甚至更主要的表现在文化上。陈寅恪先生说:“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徵,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唐代政治史述论稿》P71、72)士族在文化上所具有的优越的先天条件,对于形成其在文学上的优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文学家族或文学集团,即与士族的文化承传有关。以世族文人群体为特征而构成的文学集团,成为六朝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因为世族普遍地爱尚文义,其群体趣味与个体性情在文学中多有表露,且能影响其文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两晋时的陆氏家族,刘宋时的谢氏家族,萧梁时的萧氏父子、庾氏父子、徐氏父子等文学家族,即是这方面的代表。
其三,士族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艺术素养,对其文学创作的主题与艺术趣味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士族重门风与礼法,大都具有家族的使命感,因而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追述或炫耀门第、追叙祖先功德之作。其在艺术上多追求典雅、精工等审美特征,这些都对六朝时期文学风貌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哲学思想
这一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