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香万斛 濯魄冰壶.doc
清香万斛 濯魄冰壶
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末清初,是一个王朝交替、人心惶惶的动荡时代。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艺术史上,这段动荡激烈的时代却是画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代之一。美术史学家高居翰在《气势撼人》中指出:“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19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17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这段混乱动荡的岁月中,许多正直官吏和爱国人士见明王朝大势已去,再无力抗清,有的隐居避世,不与清廷合作;有的入清不仕,大多精研诗书画学;有的怀念故国,以卖画为生,布衣终老,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还有些遗民和明室后裔痛恨满族统治,削发为僧,如弘仁、髡残、石涛、八大山人等。正是时世造就了这些享誉世界的画家。明末清初画坛最具个性、最富生命力的就是以上述“四僧”为代表的画家群,他们的生活境况与养尊处优的正统派“四王”迥然相异,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与“四王”截然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创造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高峰。 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
弘仁(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号渐江,法号弘仁。其祖上曾是安徽歙县的名族,其祖父、父亲虽没有史料记载,但徽州人经商成风,家境应该还是不错的。据《江氏宗谱》记载,弘仁曾名列“杭郡诸生”,是明末杭郡40名秀才之一。后弘仁因祖父、父亲相继过世,家道中落,便随母亲回到祖籍歙县,拜当地名儒汪无涯为师,研习四书五经,准备继续科考。但因国运更替,遂绝意科举,终生不仕,且一生不婚,以卖画为生,奉母至孝。明亡后,弘仁在武夷山落发出家,几年后回到祖籍歙县,后定居于此,经常往返于黄山、白岳之间。
弘仁是封建传统体制下的典型文人,能诗善文,尤擅绘画。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主画山水,兼长松梅,偶作人物。他早期的艺术创作受摹古思想的影响和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以临摹和模仿古人画作为主。其现存最早的作品《灵运词坛画扇》上题有“甲戌秋写为灵运词坛”,可见该画作于1634年,其笔法、风格仍是模仿黄公望的法式。
据载,弘仁的艺术创作最早受孙无修的影响,周亮工《赖古堂集》中说:“黄山渐江上人绘事为世所重,然闻其一水一石,皆脱胎于公云。”其中“公云”即指孙无修,其名自修,常年居住于南京。据传孙无修和弘仁是同时期的人,弘仁早期的绘画皆是师法于他。
中年的弘仁则师从萧云从。曹寅在弘仁作于1657年的《十竹斋图》中题:“渐师学画于尺木,而品致迥出其上。”说渐江虽学画于尺木,但在画的“品致”上已经超越了后者。表明了两人的交往过程及师徒关系。后来,弘仁又受到程嘉燧、李永昌的影响,程、李在绘画上是学倪瓒的,所以弘仁作品中倪瓒的影子也很明显。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新安画家多宗清法者,盖渐师导先路也……余尝见渐师手迹,层崖陡壑,伟峻沉厚,非若世之疏竹枯株自谓高士者比也。”
弘仁与新安派画家的交往可追溯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与李永昌、孙逸、汪度、刘上延5位新安派画家联画《冈陵图》,弘仁是五人中最年轻的,似乎是过于认真而略显拘谨,此时他的画风仍参照黄公望和倪瓒的法式。
新安派画家长期生活在两山一水即黄山、白岳和新安江之间,因此抒写家乡的山水是他们的习惯。同时,道家学说和遁世的禅宗思想对艺术家的熏陶,强化了他们与自然的共鸣。另一方面,新安派画家似乎也受到了民间版画的影响,装饰性、概括性也渗透到他们的作品中。因此,新安派画家的作品多以简洁明淡的笔墨描绘山水实景,重视丘壑的变化走势,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弘仁长期与新安派画家交往密切,是形成其平面线性风格的重要原因。 满腔愤懑何处诉唯借笔墨写云山
弘仁艺术风格的第一次转变应该是在明政权灭亡、明朝残余势力逃亡南方后。弘仁在1646年入武夷,居天游峰。他在《与程蚀庵书》中云:“入武夷,居天游最盛处,不识盐味且一年。”此时他尚未出家。次年,他皈依古航道舟禅师,始用弘仁这一法号,字无智,号渐江。
查士标曾题弘仁山水画曰:“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而益奇。”在武夷山生活的3年时间使弘仁的绘画风格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其间经历的各种苦难、明亡的伤痛和对清廷的痛恨,使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转变,壮志难酬,只能遁入空门。弘仁《画偈》曰:“水宿借凫车,依然干净土。桃花照一溪,著我疑渔父。”弘仁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作为一个亡国的志士对世情的无奈和感伤。在这浑浊的人世间,既已无力回天,不妨以山水云烟、琴书酒茶为伴,做一个超脱世俗的渔夫吧。这是一个如此眷恋“红尘”的“世外人”。可见,弘仁通过遁入空门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并将思想情感诉诸笔墨。正如他在《与程蚀庵书》中说的,“去落一冠发,来携满袖云”。
弘仁学习倪瓒,并且始终没有摆脱倪瓒所创造的格局。虽有多年的黄山生活经历,他却没有着力于表现黄山阴晴雨晦、浓郁萧疏的变化,而总是以一种干涩的中锋直下笔致,作“版画那刀刻般的深沉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