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党积极分子训培班的结业心得入党积极分子训培班的结业心得入党积极分子训培班的结业心得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长城教案2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 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何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何特点?(高大、坚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2)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口嘹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延伸性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简评 教学目标体现了认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统一,挖掘了《长城》课文的科学和人文内涵。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严谨细密,条贯统序,易于操作,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理念。特别是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长城教案3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CLIPSE局部网格加密做法.ppt
- 如何利用团体标准做好患者跌倒评估和预防PPT.pptx
- 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pdf VIP
- 2024年镇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题库 .pdf VIP
- 数学-湖南省长沙市(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试题和答案.docx
- 最新经典数学函数图像大全-数学函数图像-函数图像全.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读后续写:雀斑烦恼任务单素材.docx VIP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托福词汇词以类记-张红岩(完整有目录)经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