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医界逝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位医界逝者.doc

十位医界逝者   李可   2013年2月7日中午1时,著名中医李可辞世,享年83岁。李可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2年。他16岁参军,做过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两次蒙冤入狱。在狱中,他开始研习中医著作,1963年出狱后,他成为全国第一批赤脚医生,并开始尝试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与各种疑难杂症患者,且每次救治都亲自熬药喂药。   他自拟处方三十多副,是中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他独创的“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患者。他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成为现代中医急危重症治疗的重要经验来源,也改变了民众对中医“慢郎中”的看法。   史轶蘩   2013年2月13日17点05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内分泌专家史轶蘩院士在京因病逝世,享年85岁。她是中国垂体内分泌专业的奠基人、中国临床药理试验的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后期,史轶蘩院士开始对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男性内分泌性功能减退症开展研究,并对疾病进行病例的系统收集和追踪,形成最大人群系列。   近年来,由她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朱预   2013年3月30日23时14分,中国杰出的外科学家、医学科学家、教育家和医院管理专家,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顾问、原院长,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朱预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朱预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曾被原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院长”称号。他曾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国家代表、香港外科学会名誉院士。   罗伯特?爱德华兹   2013年4月10日,英国生理学家、试管婴儿之父、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在英国去世,享年88岁。   爱德华兹自20世纪50年代起着手研究人体生育进程。1968年,他在临床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的帮助下,将体外受精技术从试验发展为实用临床医学。   1978年,他借助体外受精技术,帮助一对9年无法受孕的夫妇生下了女儿露易丝?布朗(Louise Brown),成为全球第一个试管婴儿。1980年,爱德华兹与斯特普托在剑桥大学成立了世界首个试管婴儿中心――伯恩霍尔生殖医学中心(Bourn Hall Clinic)。爱德华兹在此担任研究主任多年,并同时担任生殖医学领域多个有影响力刊物的主编。   罗会元   2013年9月8日,中国医学遗传病学奠基人之一罗会元先生与世长辞。他曾多次发现国内尚未报道过的罕见遗传病,多年领导中国医学遗传学会,为推动中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51年,他以优异成绩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后,留院内科实习。由于中美关系逐渐恶化,更由于对新中国的向往,他毅然决定回国。1987年原卫生部成立了三个国家级遗传医学中心,罗会元被委任为北京中国遗传医学中心主任委员。1987年,他任优生优育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年任医学遗传学名词审定组组长。晚年,他致力于外国遗传学巨著的翻译工作,获1999年国家优秀图书奖,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国际教育成就奖。   王澍寰   2013年10月8日10时30分,原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王澍寰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澍寰院士是中国手外科专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1959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手外科。1964年,他在放大镜下成功地为一位4岁小男孩接活直径0.4毫米的血管,保住了离断的第二、三截食指。王澍寰院士在中国最早以家兔断耳再植等方式开展了直径在1毫米以内的显微血管外科实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临床断指再植初步成功。他设计并实施的大网膜轴型皮瓣为中国首创,1979年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他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曾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交流、讲学,为中国手外科及显微外科赢得很多荣誉,被美国手外科学会前主席柯迪斯誉为“中国手外科之父”。   弗雷德里克?桑格   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在剑桥一家医院熟睡中去世,享年95岁。他是两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也是科学史上第四位两度获诺贝尔奖之人,被誉为人类“基因学之父”。   1958年,因完整定序胰岛素内的氨基酸序列,且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桑格获得首个诺贝尔化学奖。1970年代,桑格又提出了快速测定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